特別企畫~聽話太久,不敢說出自己的想法,怎麼辦?feat.李玉婷心理師|【一天聽一點#1654】

00:00:00 成為更加完整的人

如何讓自己的人格更成熟?

  1. 慢慢把自己發生過的所有事情想起來
  2. 讓自己處在可以好好「想念」的狀態,讓自己能透過分析,對過往的生命困境有所反思,對自己未來的人生選擇更有把握
 
 
 
 

00:01:42 失去自己想法的「乖孩子」

學員的家裡一直存在溝通問題,爸爸覺得孩子成績不好就會唸媽媽,然後媽媽就會念小孩。學員小時候因為恐懼感,被唸、被處罰都不敢反抗,直到最後什麼都不敢說,覺得爸媽很嚴格,他只有聽話的份,沒有辦法表達自己的想法。

從小,因為是父親養家,且爸爸有大男人主義,覺得媽媽沒有工作就不要吭聲,給了學員一些陰影。長大後,媽媽曾跟身為老大的學員道歉,並表示他們也在學著如何當父母,但學員已經成為不敢表達想法的人,怕對方生氣就自己悶著。
 
學員跟爸爸有距離,因為認為爸爸對媽媽不好,也覺得自己一定要對媽媽好、養媽媽是自己的責任,甚至曾經因此走錯路。現在,學員想要改變,卻無從下手,他希望能夠找到真實的自己。
 
→ 用威嚇的手法教育孩子,會讓孩子快速遵守要求、變成一個「乖」小孩,但也失去了思考自己想法的機會。
 


孩子在長大過程中,都會有源源不絕的想法與好奇,而這個好奇如何被回應,會決定我們人生的發展。

  • 如果你的各種好奇能被好好回應,就能慢慢摸索出自己的興趣與偏好,而這些探索會導引你,走向「回應內在渴望」的人生道路,也就是「熱情」
  • 如果成長的過程裡,需要面對父母沒有時間、能力回應孩子的處境,孩子很可能會收起對自己的好奇,把注意力放到「如何安撫父母親情緒」,慢慢將「要做乖小孩」變成人生發展的目標,這樣的狀態是回應對父母親的愛,也是一種「內在渴望」
 
 
 

00:05:33 想要做「乖孩子」的潛意識

乖孩子的潛意識,很可能存在「我的父母親會不愛我」的恐懼感

當父母親用威脅的方式,希望孩子快速聽話,可能是父母親自己壓力太大,但孩子還沒有足夠的能力理解現實環境,會認為是自己做錯事讓父母生氣,於是「不被愛」的恐懼念頭,就會慢慢地在心裡扎根,而在這樣環境下長大的孩子,很可能會失去表露自己的勇氣與能力。
 


給沒有放棄對自己好奇、探索的你:

願意繼續成長、變得更好,你就已經是足夠好的存在了。為了好好照顧你的不安與焦慮,把曾經受過傷的自己接回來,玉婷老師希望透過線上課程《回家》,幫助你對自己有更加完整的認識,因為你是值得被這樣好好回應、對待的。
 
玉婷老師會在《回家》這門課裡,提供不同的思考角度,透過潛意識的探究,讓你有機會重新調整自己的人生走法,重新活出熱情、活得更加成熟穩定!
 
即日起至8月26日晚上9點,《回家》早鳥優惠只要$2199元,讓我們陪伴你深度自我療癒,學會愛與被愛~
 
【線上課程】《回家》~深度療癒自我,學會愛與被愛
課程連結:https://www.koob.com.tw/online/tk20
第一講免費試聽:https://youtu.be/tgnosG_fQRM

相關影音

生在不夠好的家庭,怎麼活出「清醒&自在」?|【心理敲敲門#233】

2024-07-27

爸媽為何要這樣對待我?他們愛過我嗎?feat.李玉婷心理師|【凱璇而歸#64】

2024-08-02

特別企畫~你喜歡的食物裡,藏著你被愛過的體驗feat.李玉婷心理師|【一天聽一點#1651】

2024-08-08

愛情診聊室~趁我們還愛,一起練習「開口說愛」|【一天聽一點#1590】

2024-01-16
社群分享
加入最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