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在不夠好的家庭,怎麼活出「清醒&自在」?|【心理敲敲門#233】

來賓:李玉婷 心理師(【心理躲貓貓】主講者)
 


00:01:16 傳奇女星~瑪麗蓮‧夢露的一生

瑪麗蓮‧夢露(Marilyn Monroe),本名諾瑪‧珍(Norma Jeane),出生於1926年。身為一代傳奇好萊塢女星的夢露,當初僅36歲就離開人世。
 
 

顛沛流離的童年

媽媽懷上夢露時,爸爸就拋棄了母女倆。夢露是她媽媽的第三個小孩,不過夢露一直到12歲,才知道自己有同父異母的兄姐。

夢露的媽媽是一名底片剪輯師,當初其實沒有做好生下夢露的準備,所以夢露出生後不久,就被安置在寄養家庭。媽媽原本住在寄養家庭親自照顧夢露,但夢露一歲多之後,她不得不搬回好萊塢賺錢,等到周末再回來探望夢露,並經常帶她去看電影、到洛杉磯玩。

夢露七歲時,媽媽自覺精神與經濟狀況已穩定,決定買下好萊塢的房子,把夢露接回來住,沒想到才過沒幾個月,就被診斷為偏狂型精神分裂症(現:思覺失調症),只好在家休養。數月後,媽媽被送往州立醫院,在醫院中度過了餘生,幾乎失了與夢露的聯繫。
 
 

坎坷的成名之路

媽媽入院後,夢露開始在不同寄養家庭生活,直到九歲被送至孤兒院。孤兒院讓夢露感受到「沒人要」的創傷,所以為了離開,她16歲就輟學嫁給21歲的鄰居、成為家庭主婦,然而夢露並不喜歡這段婚姻,幾年後便與丈夫離婚。之後在因緣際會下,夢露成為廣告模特兒,開始進好萊塢工作。

起初,夢露花很多力氣深入理解角色,眾人卻只看得見她的外貌與身材;後來逐漸獲得知名度,卻陷入身份認同的危機,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誰。另外,儘管當時夢露已成名,卻依然被看不起,拿到的片酬只有同片女星的二十分之一。
 
 

重蹈覆轍的感情生活

夢露後來跟兩位大自己很多歲的男性,都曾有過一段婚姻。

跟棒球明星喬(Joe DiMaggio)結婚後,喬受不了這麼多男人一直覬覦夢露,而夢露為宣傳電影《七年之癢》時,留下了裙子被風吹起的經典照,也成為壓垮婚姻的最後一根稻草。

後來夢露認識了劇作家米勒(Miller),米勒被夢露的才華與文學涵養吸引。步入婚姻後,夢露曾懷上孩子,她擔心媽媽的思覺失調症會遺傳,讓孩子變得跟自己一樣不幸,沒多久後孩子流產、第三段婚姻也告終。
 
 

不勝唏噓的巨星殞落

比起作品,人們總是更關注夢露的私生活(如:跟甘迺迪總統的緋聞)。30多歲後,長期精神不穩定的夢露,表現開始一直失常,為確保夢露能工作,公司對她施打藥物,讓她成天處在渾渾噩噩的狀態之中。不過神奇的是,夢露經常上一秒還在恍惚中,下一秒就能馬上露出「瑪麗蓮‧夢露式」的微笑。

夢露離世前,長期使用藥物、酒精,已經讓她的精神狀態非常脆弱,所以人們對她真正的死因眾說紛紜。然而夢露一生都很努力,想讓大家認識她的內涵,但不管她怎麼努力,大家都只看到她美麗的外表,看不到她內心的痛苦與孤獨。
 
 
 

00:10:49 盡力給愛的媽媽,讓夢露對愛有更多渴望

儘管媽媽沒有準備好生下夢露,得把她留在寄養家庭、獨自離家工作,但媽媽每個假日都會帶夢露出去玩,等經濟穩定後,也把她接去新家住,相信這些都有讓夢露接受到,媽媽想與自己在一起的渴望。
 
  • 曾經被媽媽愛過的經驗,成為夢露生命的養分,推動她去找愛
 


「我的存在,是不是讓媽媽很痛苦?」

媽媽在精神狀態不好時,無法好好對待夢露,曾將自己情感上遭遇的不幸,歸咎於夢露的出生。
 
  • 媽媽將自己承受不了的痛苦,投射、怪罪到夢露身上
  • 夢露當時只是個孩子,還沒有足夠的判斷力,因此將媽媽的批評內化,導致用偏頗的角度看自己,產生自我懷疑、貶低
 
※ 愛著媽媽、想為她承擔一切,讓有些孩子會努力討好媽媽,希望媽媽感覺到自己的好,有的孩子則會不斷傷害自己,認為自己不值得活著。
 
|如果沒有好好爬梳,童年經驗對於人生選擇、自我認同的影響,可能會讓人在生命中,不斷重複經歷相似的情況。
 
 
 

00:16:10 缺席的父親,讓夢露產生自我否定

夢露一出生就缺乏父愛,心裡有被拋棄的感覺,潛意識中否定自己的存在,覺得自己的出生不被期待。
 
  • 無意識的覺得自己沒人要,所以在感情上也一直做出,會讓她「離開關係、重演被拋棄的痛苦」的選擇
 
夢露後來的交往、緋聞對象,年紀不是比她大,就是很有權力。
 
  • 夢露選擇的對象,展現出對父親角色的追尋(想要有人可以依靠)
 


擁有內涵,卻擺脫不了被「物化」的命運

夢露性感的形象,吸引了眾人的目光,卻也成為她找尋父愛的阻礙,因為她只得了男性性慾的投射、女性的羨慕與嫉妒。
 
|思考童年經驗對自己造成的影響,並正視內在渴望,依然有機會帶著對生命的理解,做出跟以往不同的選擇。
 
 
 

00:21:18 童年創傷對人格造成的影響

失去「自信心」~好的狀態未被支持

  • 如果童年時期,真實的自己沒有得到照顧者好好的回應、理解,將對自己的存在失去信心
 
 

失去「安全感」~壞的狀態未被接納

  • 當童年時期出現負向情緒,而照顧者因此離開,或不再繼續給予回應,我們將失去安全感
→ 已經長大的我們,能透過自我覺察,以及身旁人給予的回饋,以更如實的方式看待自己,重建自信心與安全感。
 
 
 

00:26:39 人生裡不斷重複的無意識行為

第二段婚姻~渴望眾人的肯定

第二任丈夫喬雖然不浪漫,但能給予夢露實質的照顧,而夢露想在演藝事業上獲得認同的渴望,卻讓喬受不了。
 
  • 夢露自幼缺乏經營長期關係的經驗,加上內在的匱乏感(為了不夠好的自己感到痛苦),以至於追求眾人喜愛的過程裡,忽略了喬的感受
→ 夢露將童年被忽視的經驗,重演在伴侶身上。
 
 

第三段婚姻~渴望家庭的平靜

事業已有成的夢露,想要有個溫暖的家。與米勒結婚後,一方面想要有孩子,另一方面又很擔心媽媽的精神疾病會遺傳,所以後來對流產感到特別矛盾、痛苦。
 
  • 夢露在意識裡很想成為母親,在潛意識裡卻對此懷有恐懼(不確定自己能否成為好媽媽),並對媽媽同時存有討厭與認同(恨過去未被媽媽好好照顧,又對自己有這樣的心情感到愧疚)
 


強迫性重複

夢露的人生不斷重複被拋棄的命運:被爸爸拋棄、媽媽生病離開、婚姻失敗、想追求的事情不被愛人認可。
 
  • 潛意識的動力,讓夢露渴望彌補內在的匱乏與失落,卻又過於匱乏到無法好好滿足需求
  • 夢露缺乏自我覺察,只向外尋求答案,「被拋棄」的恐懼、焦慮因而被投射出去,不斷想確認自己不會被拋棄,反而讓對方感到很辛苦,最終導致真的分離、被拋棄
 
 
 

00:34:54 如何走出童年陰影,長出力量感?

  • 對自身狀態有足夠的覺察,能辨識出恐懼感的來源(自己或對方),承擔起源自自己內在的部分,並有意識的做出不同的反應,不再只是將恐懼投射到對方身上
  • 做出新的選擇,而對方也給予正向的回應時,能夠累積新經驗,幫助我們越來越相信自己「值得好好被對待」
  • 雖然有時需要對方,針對我們內心的恐懼給予回應,但是當對方做不到的時候,也能理解他不是因為不愛,而是有所限制(如:有別的事情在忙)
→ 越能了解自己的狀態,就越能接受自己與別人的限制,不會強迫別人來滿足自己,或一直要自己去滿足別人,讓彼此能夠自在相處。
 
 
 

00:37:43 《回家》~不夠好的我們,依然值得被愛

或許父母親不夠好的對待,讓我們在成長過程中受傷,但我們可以試著理解他們的限制,並學會將對自己的看法&他們給予的回應分開。

在自我覺察、探索原生家庭的過程,可能會讓你看見除了愛,還有對父母的恨、憤怒,但是理解、允許這些感受同時存在,反而能提升彼此的關係品質,因為你接納了最真實的自己,而這樣的你值得被愛。
 
 

最新線上課程~《回家》

李玉婷心理師主講的線上課程《回家》,將帶領你爬梳成長經驗,重新理解自己與家的關係,找回內心的平靜,在深度自我療癒的過程中,學會愛與被愛~

《回家》目前享有超早鳥優惠$2199,折扣只到8月26號晚上9點,期待你一同加入學習的行列!就算沒有美滿的童年,依然能活出幸福的人生~
 
【線上課程】《回家》~深度自我療癒,學會愛與被愛
課程連結:https://www.koob.com.tw/online/tk20
第一講免費試聽:https://youtu.be/tgnosG_fQRM
 

下載【啟點文化APP】體驗「每日金句」拉霸小遊戲,動動手指獲得更多紅利!
下載點:AndroidiOS

※ 已下載用戶請更新至最新版本。
社群分享
加入最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