幸福關係,最準的「預測」指標|【一天聽一點#1553】
00:00:00 人們「實際上」尋找伴侶的條件
啟點推出線上課程【我們,再愛一次】時,做過一份問卷調查,其中一道問題是:你渴望的伴侶,一定要具備的三個特質是什麼?
根據統計結果,在840份有效問卷裡,分數最高的前兩名,分別是「樂於溝通」跟「性格穩定」,都有超過一半的人選;排名第三的則是「溫暖好相處」,有接近三分之一的人選。(「長得好看」有43票、「收入優渥」有24票)
→ 啟點聽眾的理想伴侶:好溝通、好個性、好相處。
數據科學家賽斯·史蒂芬斯─大衛德維茲(Seth Stephens-Davidowitz),從交友網站數據發現,人們在尋找另一半時最重視的特質:
(國外的數據結論,不一定能直接套用在台灣,我們可以持保留態度,也可能會有些發現和啟發~)
1. 外表
研究人員找一組人,替交友網站裡每個使用者的外表打分,接著比較分數與使用者收到的私訊數量,發現無論男女,外表分數跟私訊數量,都呈現高度正相關。
數據結果顯示,外表對於擇偶有很大影響力,和啟點問卷數據有出入的可能原因:
-
台灣人比較沒有這麼在意外表
-
嘴巴說的話,跟實際表現出的行為經常不一致,問卷調查通常得到的是人「怎麼說」,行為數據則是看到人「怎麼做」
-
會用交友網站尋找伴侶的人,比一般人更在意伴侶的長相,所以有統計的樣本偏差
2. 身高
研究發現,身高越高的男生,平均收到的私訊越多,且相較於收入,女生更在意男生的身高,數據顯示,收入跟受歡迎程度的關係並不大。
根據研究人員計算,身高167公分的男生,如果想跟身高183公分、年薪6萬美金的男生一樣受歡迎,他的年薪必須高達24萬美金(約台幣7百多萬)。
3. 個性
研究發現,人們找的不是客觀上「個性好」的人,而是個性「像自己」的人。
-
心理學研究兩人要互相吸引,「相似性」是重要的預測指標,相似性越高的兩人,在關係剛開始的時候,會有較高的滿意度
心理學家請剛進大學的學生填基本資料,了解他們的人格特質、興趣愛好、家庭背景等,一個學期後,將變成情侶的學生,當初填的資料拿出來對比,發現這些情侶彼此在個性上,都有很高的相似性。
00:06:17 幸福的預測性
-
研究人員發現,人們挑選伴侶最常在意的條件(如:長相、學歷、收入、個性),幾乎跟能不能幸福無關,表示大部分人,都是根據錯誤的條件在找對象
-
長相、學歷、收入、個性等特質,會讓你在剛認識對方時加深印象,覺得對方很吸引你,但沒辦法讓關係變得更幸福
幸福關係最重要的預測指標:自己的幸福感
-
研究發現,一個人原有的幸福感,對幸福關係的「預測度」,比伴侶身上所有指標加起來高4倍
-
如果你在進入關係前,就有很高的幸福感,生活滿意、心態正向樂觀,進入關係後有很高的機率會是幸福的;如果你本來就不幸福,便不容易因為跟某個人在一起而變幸福
讓你在關係裡更幸福的能力
1. 學習「成長型思維」
-
成長型思維的人,相信關係可以靠經營維持、靠學習改善,幫助伴侶穿越關係裡的難題,建立長期穩定的關係
2. 學習成為「安全型依附」的人
-
內在有足夠的安全感,相信自己也相信別人,因此容易與對方建立穩固的親密關係
-
安全型依附的人,不會太黏或想控制伴侶,也不會太疏離或不理人,能享受獨處也能享受親密
相關線上課程: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