愛情診聊室~性需求不一樣,怎麼好好溝通差異?|【一天聽一點#1560】
愛情診聊室
加入線上課程《我們,再愛一次》的學習,就有一次填寫表單的機會,獲得乙白老師(心理師,專門做伴侶治療)針對你們的關係,進一步的分析和建議~
提醒想要填表單的朋友~盡可能在聽課後實踐、練習,來信時完整提供表單需要的訊息,解答時才會對你有更全面的幫助!
※ 生活化的議題,容易讓人帶入自己的生活經驗、對號入座,我們可以避免戰對錯、選邊站,因為外人不會比身在其中的人,更瞭解發生了什麼事情,而一段關係中的兩個人,一定都有各自的責任與苦衷,讓我們用客觀、關係視角,來看今天的故事吧!
00:00:00 愛情診聊室
小咪。48。教師。
你是關係中追的還是逃的那一方:
小咪個性積極,遇事會想辦法處理,因為工作好,婚前交往過不少對象,也有過性關係;先生工作較差,長期靠家人提供金援(包括結婚買屋),曾有過只為了性而發展的關係(沒有想跟對方結婚)。結婚時,小咪38歲、先生41歲,先生婚前曾表示,很在意小咪有多位前男友,以及有過性經驗,要求婚後要贏過這些男性。
婚後,從小咪懷孕到小孩上幼兒園,先生自願性失業五年,只靠小咪一個人工作。因為上班時間彈性,小咪親餵小孩到四歲,當她不在家時,先生會陪小孩、餵食、偶爾煮飯打掃,但工作、家務兩頭燒,加上小孩半夜醒來需要安撫,小咪長期睡眠不足。
先生在性上面非常渴求,但因為小咪流產多次後才成功懷孕,先生在小咪懷孕時都在「忍」,生產後,先生每天睡覺時,都會緊靠小咪、表現性慾,讓小咪的睡眠時常被打斷。
小孩半夜會醒來,於是小咪會去跟小孩一起睡,也發現不必跟先生同床,自己總算可以休息,先生則會在小咪不需要出門工作時求歡。
一年多前,先生靠小咪的關係找到工作,上班讓他們的關係變得更緊張,因為先生時常懷疑小咪在外面認識別人,任何應酬都會使他生氣。先生也會偷看小咪的手機、電子郵件,包括十幾年前的信件。
婚後,從小咪懷孕到小孩上幼兒園,先生自願性失業五年,只靠小咪一個人工作。因為上班時間彈性,小咪親餵小孩到四歲,當她不在家時,先生會陪小孩、餵食、偶爾煮飯打掃,但工作、家務兩頭燒,加上小孩半夜醒來需要安撫,小咪長期睡眠不足。
先生在性上面非常渴求,但因為小咪流產多次後才成功懷孕,先生在小咪懷孕時都在「忍」,生產後,先生每天睡覺時,都會緊靠小咪、表現性慾,讓小咪的睡眠時常被打斷。
小孩半夜會醒來,於是小咪會去跟小孩一起睡,也發現不必跟先生同床,自己總算可以休息,先生則會在小咪不需要出門工作時求歡。
一年多前,先生靠小咪的關係找到工作,上班讓他們的關係變得更緊張,因為先生時常懷疑小咪在外面認識別人,任何應酬都會使他生氣。先生也會偷看小咪的手機、電子郵件,包括十幾年前的信件。
小咪目前跟老公結婚十一年,她認為自己這幾年在關係中,是「逃」的那一方。
你們典型的失控對話:
先生:「你為什麼關掉google地圖?」
小咪:「我不想被人追蹤。」
先生:「表示其中有很嚴重的事。」
小咪:「我不想被人追蹤。」
先生:「表示其中有很嚴重的事。」
先生:「我今天發現你跟XX(男)的對話……你們之前聯絡內容很奇怪。」
小咪:「那是很久之前事情,而且也沒什麼奇怪。」
先生:「你為什麼有這麼多聯繫、你一直在騙。」
小咪:「那是很久之前事情,而且也沒什麼奇怪。」
先生:「你為什麼有這麼多聯繫、你一直在騙。」
你在聽課或練習時困難的地方:
-
小咪認為先生常會抓錯重點, 「假如我們跟另一半,不能保持生理或心理的靠近,安全連結就會斷掉」這段課程內容,先生的重點會放在「生理靠近」
-
兩人的關係,總是在先生翻舊帳時卡住,小咪覺得婚前的事情不用再追究,但先生一直認為,小咪婚前有過性經驗,婚後就必須加倍奉還給他,兩人無法溝通
期待老師回答的問題:
先生一直要透過性來滿足安全感,小咪因為疲累、不舒服,加上珍惜跟兒子的擁抱和親密感,會更不喜歡跟先生的親密行為。拒絕先生的需求時,先生會指責小咪,認為她以前會配合其他更糟糕的男性,而自己則值得完整的妻子。
小咪想知道,是否只能一直用身體滿足先生,才能夠解決問題?但是和先生發生性行為時,想到先生對她的指責、監控,還有心裡要贏過別人的想法,小咪就不會有任何好的感覺,甚至覺得自己像性工具。
00:06:48 性需求不同的伴侶
當對方跟你發生性關係的意願不高
-
你如何解讀對方的行為,會牽涉到你的需求,也會引發你的情緒
-
可能會因為被拒絕,性自尊會受到影響,於是會懷疑自己、有羞愧感
-
可能會認為,對方明知你有需求,或是性生活不滿足時會讓你很痛苦,但他卻看起來不在意,好像你的痛苦與需求匱乏,對他來說不重要,因此讓你覺得不被愛
當你對性關係的意願不高
-
你可能會認為對方,在乎自己的性慾,多過在乎你的感受
-
當你真的有困難或做不到,卻被對方認為是有問題,可能會覺得自己失職、無能,讓對方失望
-
會擔心自己如果給不了對方想要的,就會失去他的愛與忠誠
→ 逃的一方,通常會將焦點放在「我怎麼回應對方」,但這沒辦法停止對方攻擊和要求;如果把專注力放回自己的內心,讓對方知道你的內在感受(如:我覺得受傷、你把我想得太壞了),追的一方比較能接收你的訊息,創造你們之間更多的連結。
00:22:29 和伴侶有效地坦露自己
衝突中,分享完自己的情緒和需求後,不要馬上跳到「對方聽完你說的話,就應該照著你的方法做」,否則你的分享會變成一種「交換」,且好不容易靠近一點的關係,又會再退回去。
→ 分享自己在負面的狀態和感受下,你會用什麼方式應對。
小咪可以對先生說:「我覺得沒有被瞭解或珍惜的時候,我會刻意避開、遠離你,不太想讓你知道很多事,避免你無限延伸地猜測、逼問,保護自己不要再面對你的攻擊和質疑。可是我也發現,我越這樣做你會越不安,而你越懷疑我,我就會越抗拒跟你相處、互動,我覺得我們一直在這個循環裡,我不知道怎麼辦。」
給小咪的回饋:
-
我們很容易看到自己的可憐,以及對方的可惡,唯有跳出原有的視角,才能同時看到雙方的可憐和可惡,並一起轉換做法
-
當你把專注力放在「回應攻擊」,就會忽略自己;當你把專注力,收回到自己的內心感受,同時袒露自己,反而會讓追的一方,停下來聽你講話
~工商時間~
即日起至11月13日,由嘉玲和凱宇共同主講的線上課程《好好說再見》,享有$2888元的優惠,瞭解悲傷的盡頭不是失望,而是新幸福的起點!
【線上課程】《好好說再見》~找回愛與安全感的分離必修課
課程連結:https://www.koob.com.tw/online/tk16
第一講免費試聽:https://youtu.be/OUr1o6lZBpI
課程連結:https://www.koob.com.tw/online/tk16
第一講免費試聽:https://youtu.be/OUr1o6lZBpI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