別碰「迴避型」伴侶比較好?穿山甲與刺蝟,如何找到「愛的語言」?|【愛情診聊室#19】
愛情診聊室
提醒想要填表單的朋友~盡可能在聽課後實踐、練習,來信時完整提供表單需要的訊息,解答時才會對你有更全面的幫助!
「迴避型戀人」是你再喜歡也要放手的人? [00:01:41]
《你的Right One正在路上》作者馬修.赫西(Matthew Hussey)指出,迴避型戀人「最危險」,並舉出幾個例子:
約會一段時間後,你想跟他確認關係,對方卻曖昧的表示:「聽著,我現在還不確定自己想要什麼。我只知道跟你在一起很開心,這才是最重要的。」
劈腿的前任回頭求和,你問他:「為什麼要回來找我,你跟新情人分手了嗎?」,結果他說:「寶貝,你在說什麼?我不是從台北殺到高雄來見你了嗎?」而非正面回應。
-
確認關係前的迴避,高機率是想欺騙、操控、玩戀愛遊戲(策略性)
-
確認關係後的迴避,不一定是刻意為之,而是「能力」的問題(偏穿山甲型戀人的表現)
伴侶諮商室裡的真實案例
案例一
一對新婚夫妻正規劃買房,每次刺蝟詢問穿山甲的意見時,他總是給予「好」、「可以」、「滿好的」等正面回應。然而當找到合適的房子、付了斡旋金、眼看就要簽約時,穿山甲卻突然對什麼都不對勁,讓刺蝟又困惑又生氣。面對刺蝟的質疑,穿山甲才坦言:「你問我的時候我有想,但沒仔細想,現在才意識到不行的地方」。
案例二
一起創業的中年夫妻,穿山甲主責業務,刺蝟則負責財務。穿山甲有時希望刺蝟不要插手、給自己發揮空間,有時又希望他能積極給予協助,讓刺蝟感到無所適從。
案例三
一對同居的伴侶,穿山甲平時看似好脾氣、隨和,吵架時卻會抱怨之前看起來是好的事情,刺蝟才發現原來他積怨已久。
面對最愛的人,迴避型戀人在躲什麼? [00:08:45]
1. 難以面對張力或壓力,因而習慣性拖延到最後一刻,才開始思考這些有壓力的事。
2. 對內在的情緒與需求很模糊,頂多知道自己「不舒服」,但是無法細想刺激源來自哪裡、該如何解除,所以會下意識閃避,感覺也變得麻木。
例:案例一的穿山甲,包含了以上兩點。
3. 很害怕表達自己的感受(通常與原生家庭有關)
例:案例二的穿山甲,從小在跟父母要東西時,他們總會用挑釁的口吻表示:「你要/喜歡,我就要給你喔?」讓他感覺自己的需要不會被重視與接納,以至於在伴侶關係中,也很害怕直接表達自己的渴望。
4. 很難相信這個世界是可以掌控的、有把握的(通常與原生家庭有關)
例:跟大人討價還價永遠都無法成功,孩子便會認為自己無法對世界帶來影響,即使發聲也不會有人為自己改變、鬆動。以至於在伴侶關係中,就算有很多想說的話也會吞回去,覺得「說了也沒用」,或是把事情壓到最後一刻才說,但是要講又講不清楚。
面對迴避型戀人,會經歷什麼糾結? [00:12:52]
-
經常得忍耐、等待,處在無法確定的不可預測感裡
-
預期對方會隨時改變心意,因此經常感到無從適從,處於沒有把握的挫折和焦慮感裡
-
有些事情無法一直等待,所以被迫獨立處理很多事,處於孤獨和無依靠的感覺中
-
等到穿山甲忍耐到極限後,才將過往埋藏已久的心底話爆發出來,讓刺蝟感到被誤會與受傷
例:案例三的刺蝟過了很久之後,才驚覺穿山甲一直誤會自己,或是被他想得很壞。
刺蝟朋友們可以怎麼安撫自己受傷的心?
兩人願意進入一段長期關係,彼此一定都是在乎跟愛對方的。看著穿山甲伴侶種種逃避的表現,你心裡或許也明白:如果他是跟別人在一起,對方早就忍受不了而跟他分開了,但你還是選擇留下,代表某個層面你仍舊愛著他,只不過現在你們「共構」了一個令人痛苦的局面。雖說一段關係是雙方互動所形塑的,但也正因如此,只要你願意調整自己的反應,這段關係仍有機會走向不同的方向。
早熟的刺蝟
有些刺蝟從小面對混亂、失功能的父母,會過早「親職化」(例:父母總是忘記替自己繳學費,所以學會自己拿錢去繳費)。
↓ 複製童年的生存策略
在親密關係中,經常出現「什麼都自己來」的自動化反應,而沒有休息或喊累的選項。結果刺蝟越是自己來,穿山甲就會越習慣不做決定、反覆無常,形成「自己越累、對方越廢」的循環。
刺蝟可以思考:
-
我是不是複製了童年的生存策略?
-
我一定要靠照顧別人才能存活嗎?
-
愛我的人或許也會想為關係有貢獻、想知道自己是有能力的。或許我有時也可以喊累,不要表現得那麼有功能,對方才有機會出場?
孤立無援的刺蝟
在成長的過程裡,有些刺蝟在犯錯或不知所措的時候,照顧者不會引導他們,只為了要讓他們自己摸索、學習,長久下來,他們會認為求助都會被拒絕,遇到困難只能自己想辦法。
↓ 複製童年的生存策略
在親密關係中,經常出現「不知所措的時候繼續努力,只要還沒成功就繼續嘗試」的自動化反應。所以當穿山甲表現得越迴避、混亂、拖延時,刺蝟只會越努力自己埋頭猜測與嘗試,從未考慮過放棄。
刺蝟可以思考:
-
會不會在我遇到困難時,對方不見得會跟我的父母一樣,叫我自己想辦法?
-
關係不是我自己一個人的事。在我能力所不能及的地方,是不是也可以暫時擱置事情,適度的示弱並邀請伴侶一起幫忙?
遇上迴避型戀人,可以怎麼越愛越親密? [00:22:48]
1. 承認自己的疲倦、無所適從,取代一味指責對方
在案例三裡,刺蝟可以跟穿山甲說:「其實我很努力想讓我們在關係裡都很開心,也很重視你。如果有機會知道你的感受和想法,我是不會置之不理的。可是我現在不知道該怎麼辦,因為我常常會隔了很久,才知道某件我以為是好事的事情,其實你並不開心。這一方面會讓我覺得好可惜,因為我沒辦法即時知道,就沒辦法即時調整,讓你白白難受。二方面,我也會覺得難過,因為我不是一個自私的人,但是在你忍受的時候,說不定會誤會我是只在乎自己開不開心、不在乎你的感受。最後,我也會不知道以後要怎麼跟你相處,怎麼判斷你什麼時候是真的好、真的開心,跟你相處的時候,也會有點戰戰兢兢的。」
穿山甲聽到之後,則可以試著表達:「謝謝你跟我說這些,我感覺自己有被在乎,也很感動。未來再發生這種狀況的時候,我會願意試著表達我的困難與困擾。可是我需要人陪我練習,你願意陪我嗎?」
→ 這段對話,能重新引發刺蝟對穿山甲的關懷與好奇心,願意理解穿山甲的反覆無常有其原因。而往後日常互動中,穿山甲如果感到不舒服時,也要試著多練習主動表達,刺蝟也有機會暫停自動化反應,才能讓關係重建良好互動。
2. 表明自己的意圖,澄清對方可能的誤會
在案例一裡,刺蝟可以主動說:「我跟你說這些,不是要罵你,只是想說說自己的感覺。因為我知道你隔那麼久才讓我知道你的感受,一定是有你的原因的。你可以告訴我,是什麼原因讓你常常會這樣嗎?說不定我也可以一起想想我們該怎麼辦,你覺得呢?」
穿山甲聽到之後,則可以試著表達:「你當時已經付了斡旋金,我擔心我再提反對意見,你可能會馬上發火,所以我一直不知道該怎麼說。如果下次還有這種時刻,你會願意聽我說話嗎?」
→ 這段對話能讓刺蝟體會到穿山甲內心的不安,並引發好奇跟進一步討論:
-
表達自己對穿山甲想法的好奇,表達期望下次可以早點知道他的想法,這樣可以省去一些麻煩
-
試圖了解穿山甲為何如此害怕自己生氣,生氣對他來說意味著什麼?
-
如果有些事情真的令人生氣,穿山甲是否能理解自己,並給予表達情緒的空間?
增進親密關係,從學習開始 [00:29:48]
實體工作坊《愛的連結工作坊》
你知道在親密關係裡,激烈溝通反而能增進深度連結嗎?只是我們經常會不小心被情緒牽著走,誤聽了對方話語裡的意思,或是無法好好傳達自己的想法──因此《愛的連結工作坊》,就是為了陪你一起重建良好的人際互動而設計的!
乙白老師將在 11/15(六)~11/16(日)兩整天舉行《愛的連結工作坊》,課程包含實體講解、現場練習與小組討論,課後4-6週,乙白老師還會安排親自線上回訪,幫助你落實課程學習、帶來實質改變~
2025年僅此一期,邀請你立刻報名:https://www.koob.com.tw/topic/8
線上課程《深度自我覺察》~超早鳥優惠倒數2天!
無論你在關係裡總想去追或是逃開,其實都深深受到潛意識的影響~嘉玲老師的線上課程《深度自我覺察》,幫助你看見內在未解的情結與陰影,從一再上演的糾結、懊惱、痛苦等情緒出發,理解背後真正的渴望,陪你重新找到選擇的自由~
《深度自我覺察》超早鳥優惠只到 8 月 19 日晚上 9 點,現在加入只要 $2599!給自己一個機會,改寫你的人生劇本~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