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什麼《童話故事下集》,告訴我們「好男人」很危險?|【心理敲敲門#269】
※ 以下將討論影集《童話故事下集》劇情,有劇透請斟酌閱讀~
00:01:27 Netflix《童話故事下集》劇情大綱
林宜玲(柯佳嬿 飾)是厭世的剪接師,曾學友(劉以豪 飾)則是個媽寶工程師。兩人在命運安排下,談了一場童話般的戀愛並步入婚姻。
然而婚後現實接踵而來,夫妻倆面臨買不起房、生不出孩子的壓力;同時宜玲又在工作上遇見想復合的前男友,身邊還有默默守候的暖男藥師。
最終發現生育問題來自丈夫,宜玲仍選擇站在他這邊,緊繃的婆媳關係也漸漸變得和諧。
然而婚後現實接踵而來,夫妻倆面臨買不起房、生不出孩子的壓力;同時宜玲又在工作上遇見想復合的前男友,身邊還有默默守候的暖男藥師。
最終發現生育問題來自丈夫,宜玲仍選擇站在他這邊,緊繃的婆媳關係也漸漸變得和諧。
《童話故事下集》演示了什麼社會現象
-
我們從小就受到童話故事的影響,誤以為「兩人在一起後,就會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」,忽略了真正的關係其實是從這裡才開始的
-
一過30歲,結婚生子突然就成了許多女人的共同目標
-
把在家裡沒有存在感的男性比喻為「盆栽」
00:04:27 《童話故事下集》諷刺童話,卻與現實脫節?
宜玲原以為找到對的人結婚就能幸福,沒想到夫妻倆婚後卻碰上「是否要搬離婆家」跟「要不要生小孩」的問題。
生子的議題
起初學友想要小孩,但是宜玲婚不想生。等到兩人決定要努力做人時,卻遲遲無法成功,才發現原來學友罹患「無精症」。
-
劇情點出「適孕年齡」對女性造成的壓力,使生子成為許多30歲女性的「集體焦慮」來源
-
原以為能看見當女性與伴侶對生子的期待有落差時,內在的各種擔憂會如何影響彼此的溝通與選擇,結果劇情卻用「男方無法生育」來解套,反而讓這個議題失去了深入探討的機會
※ 雖然有提及宜玲原本不想生孩子,原因與原生家庭有關,但沒有太多的著墨。
搬出去住的議題
宜玲想跟學友搬出去住,卻一直受到婆婆阻撓。後來婆媳關係趨緩後,婆婆主動幫他們拿看房的傳單,搬出去住這件事才有了可能性。
-
沒有看見兩人為了搬出去住而做的討論或實際行動,而是等待婆婆態度轉變,與一般人面臨的現實狀況不同
《童話故事下集》並未帶著觀眾一起思考這些困難的抉擇,反而讓問題的解方發生在「不可控的因素」上,不僅人物的成長弧線薄弱,議題討論深度也不足,甚至傳遞出一種錯誤的期待:遇到棘手問題時,只要等著別人退讓、有人來解救,自己就不必做選擇,也不用當壞人。
→ 當生命陷入困境時,與其掙扎、猶豫或逃避,不如直接面對困難與恐懼,反而沒那麼痛苦。
00:14:32 為何曖昧這麼容易讓人深陷其中?
宜玲某天去藥局買胃藥忘記帶錢,正當她轉身要回家拿錢時,藥師卻握住她的手,溫柔地說:「先止痛比較重要,真的沒關係。」
某次宜玲不小心被罐頭割傷手,藥師輕柔地幫她貼上OK蹦,並深情地說:「不要只會照顧別人,也要好好照顧自己。會痛就不要忍,妳要好好的。」
某天藥局跳電,宜玲跟藥師被困在藥局裡面。基於先前曖昧的氛圍,宜玲好奇詢問藥師:「你都沒有碰到適合的人嗎?」藥師說起曾經與交往三年的女友分手的往事,自嘲自己可能不是個好對象,卻又話鋒一轉說:「我應該要謝謝前女友,因為這個婚沒有結成,我才可以在這遇到妳。」
後來宜玲跟學友去看電影,意外撞見藥師陪著另一名女客人看電影,還主動幫對方撥頭髮,講出曾對宜玲說過的撩妹金句,讓她瞬間看清。
這呼應了宜玲曾對姪女說的話:「童話故事裡的王子都長得一樣,他們都犯了重婚罪。你以為王子是來救你的嗎?不,他只是忙著拯救全世界。」
這呼應了宜玲曾對姪女說的話:「童話故事裡的王子都長得一樣,他們都犯了重婚罪。你以為王子是來救你的嗎?不,他只是忙著拯救全世界。」
曖昧
-
好處:有想像空間、給人期待感、有動力去行動
-
壞處:可能會誤把想像當作現實、情緒波動大,當對方說了部分事實,你卻過度推論,因而感覺被欺騙
→ 彼此處於不穩定的狀態,可能會讓人單方面急於投入關係,或是因為害怕受傷而不停挑剔對方,以保持距離。
曖昧往往也是關係後來痛苦的來源
-
因無法忍受曖昧的不確定,就急著進入關係,可能導致彼此還不夠理解,就帶著錯誤的期待走在一起
例:看到對方對自己的家人很好,就認為他也會善待你的家。
→ 一個人的特質是否能套用在各種情境上,往往要等事情真的發生後才會知道。如果我們把自己的想像當成對方的真實,便容易產生誤解,因此需要多加核對。
把曖昧對象放回一般人際關係裡思考
-
認識一個人十幾二十年,都可能出現誤判,更何況是在曖昧的階段
-
或許對方從來就不是壞人,但因為你太需要自己是「好的」,所以當意識到事情跟原本想得不一樣時,只能讓對方變成那個錯的人
-
雖然沒有投射就不會產生愛戀,但是曖昧最終仍會退去,若能清楚自己為何深陷其中,後來的落差與失望感就不會那麼大
延伸收聽:
00:27:17 曖昧期如何讓自己少受一點傷?
-
要有意識自己正處於曖昧狀態,透過與自己和對方持續對話,慢慢釐清內心的感受,也觀察對方的真實是否符合自己的想像
-
在還不清楚全貌的時候,先不要急著做重大決定
關係是一場「偉大的對話」
身~生物本能
例:跟曖昧對象核對你的喜好(吃喝拉撒性),是否也是他所能接受的。
心~內在心裡
例:跟對方談你原生家庭的互動關係,聊聊你在其中的自我覺察,看看對方是否也能反思自身狀況,跟你談內心的想法。
靈~意義感
例:在持續對話的過程中,了解當你想對生命做更深刻的探索、追尋意義感時,曖昧對象是否願意支持你。
→ 不只是單方面要求對方,提供你身心靈方面的支持,你也得足夠認識自己,有能力回應他的需要,關係才得以長久維持。
「如果你因為寂寞而去愛一個人,你也會在愛裡感覺到很寂寞」
→ 你愛的是真實的他,還是愛他,剛好能滿足你的渴望?
00:34:24 《ETF存股投資法》~教你穩穩存股,累積財富
抓對理財起手式,讓未來越來越輕鬆!線上課程《ETF存股投資法》由財務教練Yellow老師親自打造,教你用簡單、好操作的步驟,一步步累積教育基金、退休金、買房或夢想清單上的每個目標~
《ETF存股投資法》將於4月14日凌晨準時開賣,第一波早鳥優惠名額有限,邀請你現在就到啟點官網,收聽第一講免費試聽!讓我們一起走上逐夢踏實的道路 ?
【線上課程】《ETF存股投資法》~打造你的專屬財富地圖,安心享受複利效果
第一講免費試聽:https://www.koob.com.tw/online/tk22
第一講免費試聽:https://www.koob.com.tw/online/tk22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