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活&人生,怎麼把一手爛牌打好?|【凱璇而歸#24】
00:00:00 《魔球》Moneyball
比利(Billy)高中時被視為天才球員,進職棒後卻表現不佳,最後進入奧克蘭運動家隊擔任經理人。美國職棒圈仰賴球探挖掘有潛力的球員,球隊再用高價挖角對方,以換得隊伍更好的勝率。比利身處小球團,試圖用有限資金買下高CP值球員,卻意外遇上印地安人隊的總經理特助保羅(角色原型名:Paul;電影名:彼得Peter)。保羅認為經理人應該「買勝利,而非買球員」(如:三個身價低,但上壘率高的球員,等同一個全明星球員),比利因此挖角保羅,嘗試在尋找球員時,用數據分析取代過往球探的主觀判斷。
00:07:15 打好一手爛牌,從盤點資源開始
換掉框架,思維、信念也會改變,帶來不同結果
保羅讓比利意識到「邊際成本」(每多贏一場球要付出的成本)的概念,因為小球團扣除營運的基本開銷後,買球員的資本永遠比不過大球團,所以致勝關鍵在於「買勝利,而非買球員」。
凱宇經營啟點,如果把自己框架為「老師」,只會思考在有限的區域,對有限的人傳授內容,如果把框架設定在「如何讓學習者更有效地取得資源」,便是用「老師」及「經營者」的角度,製作出隨時隨地都能收聽的線上課程。
熱情症候群
- 年輕時沒有太多資源,規劃人生容易缺乏成本控制、一股腦燃燒自己,但把握此時容錯率高、做錯決定成本代價低的優勢,思考自己要「拿什麼,換什麼」,也才知道如何獲得「高勝率」
比利選拔球員的新策略起初未獲成功,遭受內部壓力、外部指責,但因為有做好成本控制、讓球團生存下去,也才能爭取到嘗試的空間(找到好球員、提升球團勝率只是加分項)。
延伸學習:線上課程《過好人生學》
缺乏資源更需要評估風險成本,否則容易變成賭徒心態,陷入惡性循環
比利以組合概念選拔球員,成為提高球隊勝率的關鍵,如同投資要看整體組合的表現,儘管各市場行情表現不一,在風險平抑下,總體資產還是能獲得成長。
00:15:45 為自己設計永不倒下的路
評估真正重要的關鍵
過往考核球員的方式,難以客觀判斷球員整體球季的表現,而比利建立以數據為核心的選拔機制,較能借助機率找出高CP值的球員,做出方向正確的判斷。
※ 廟算:《孫子兵法》中,廟算指的是戰略需關起房門討論,想清楚後再往外擴散的決策方式;個人的「廟算」,則是釐清自己的真心想要,管控好成本。
有所保留才能「反脆弱」
-
當機器產能滿載,一旦出意外,就沒有空間支應產量、產生的需求,因此需要保有「冗餘」
例:比利不迷信明星球員,因球員表現太好,很可能被挖角;他根據球員背後代表的價值(如:上壘率),並以團隊概念評估交易市場上,尋找符合球隊整體需求的球員。
00:22:57 打好你人生的牌
1. 盤點資源
29歲時,怡璇在服務業月薪4萬,但是責任制的工作缺乏生活品質,讓她感覺很痛苦,於是對想像中舒適的編劇工作,以及優渥的報酬產生憧憬。
2. 盤點優勢
怡璇起初投入服務業,只是想快點賺錢幫助家裡,沒有好好了解自身優勢。後來問自己「做什麼會快樂」,發現自己喜愛戲劇、電影,因此改投入編劇領域。後續寫作時,感受到心流狀態,確認自己找到真心渴望。
3. 保持動態平衡
怡璇轉換到編劇領域後,雖然滿足了夢想、賺到較多錢,卻無法長期維持穩定、有品質的生活,且大量、密集地討論創作,所帶來的激動與刺激,對怡璇的生命也帶來一些傷害,因此她重新進行盤點、選擇。
工商時間~陪你成為穩定的存在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