男人都想成為「有用的人」?為何男性很害怕自己「沒用」?|第2季|【超時空心事#64】
本季《超時空心事》將討論「父權歷史」底下的兩性劇本。
為什麼男人很介意被說「無路用」? [00:01:19]
同一時期,男性之間也開始出現「鄙視鏈」,譬如有一群男性認為,會使用暴力、愛喝酒、愛嫖妓的都不是好男人;另外一群男性則認為,比起坐在書房高談闊論,充滿「原始男子氣概」的才算真男人。無論如何,所有男性都被迫重新定義自我價值,無非就是擔心自己會變成一個「沒用的人」。
→ 女性進入勞動力市場後,男性背負的壓力沒有減輕,反而變得更焦慮。
為什麼以前的男性會覺得自己比較「有用」?
1. 生理優勢
2. 父權制度的強化
- 
	封建時代,貴族男性要靠戰功、政績證明身分
- 
	資本主義時代,男性得靠薪資高低、擁有房子與車子的數量等數據,來證明自己的價值
為何現代男性,越來越不知道如何證明自己?
為何男性同為父權制度的受害者,有時卻很難打從心底支持性別平權?
→ 男性可以試著跳脫這份社會期待,保有自己的想法與需求,與伴侶一起協商,重新建構你們關係的模樣。
男性可以不那麼「有用」嗎? [00:12:47]
為什麼男性受挫之後,容易有攻擊性?
- 
	除了男性睪固酮濃度本來就比較高,還跟內在的「羞愧感」被引發有關,因為惱羞成怒而產生攻擊性
- 
	如果在成長過程中,存在的意義經常受到質疑,總得花很大的力氣證明自己,就很容易在做不好的時候感到羞恥
- 
	有時男性也會受到性別劇本的影響,覺得自己應該勇敢,不該白白被欺負,反擊才算是個男人
男女從小被社會教會害怕的東西不同:女生得學會警戒外在世界,才能保護自己不受侵犯、遭遇暴力或騷擾;男生被教導不能脆弱、不能表達情緒,所以對於觸碰內在世界是感到危險的。於是女生容易不懂為何男生不說感受,男生也難理解女生為何怕外在環境,因為他們恐懼的世界根本不一樣。
被說沒用的男性,可能會採取什麼行動?
- 
	當男性被說「沒用」時,會產生極大的「羞愧感」與「罪惡感」。尤其當他們背負著一些角色期待,會懷疑自己是不是個「好男人、好爸爸、好男友、好兒子」
- 
	為了保護自己的心理安全,他們甚至可以完全無視外在的危險性,不惜以極端的方式證明自我價值
→ 感覺快被羞愧感與罪惡感壓垮時,可以先好好呼吸,防止「情緒斷片」,做出傷害自己和別人的事。
男性如何確信自己「有價值」? [00:24:56]
→ 這其實已經不只跟性別議題有關,而是上升到人生哲學問題的層次:
- 
	你能承認自己的渴望,同時面對背後的陰影嗎?
- 
	當你被看不起、嫌棄或否定時,會不會因而覺得自己沒有價值?
- 
	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?有沒有活出自己真正想要、能快樂的樣子,而非盲目地遵循社會期待?
看著別人的生活,我們很容易覺得對方過得比較好,但其實無論男女,都有自身的性別困境要面對。唯有認清性別劇本帶來的影響,你才能意識到自己還有什麼選擇。
→ 當被社會期待壓得快喘不過氣時,勇敢承認自己累了,再重新調整就好。
男性如何重新定義自我價值? [00:29:53]
男性之間需要互助合作。然而在男性還不太擅長談心事、支持彼此的心理狀態時,或許可以先試著:
- 
	停止用「有沒有用」的框架評價其他男性,同時也是在練習,不要用如此嚴苛的標準要求自己。
- 
	接觸有性別意識的女性(不會要求男人做到所謂「男人該做的事」),或尋求相關的心理資源(如:諮商師、臺灣男性協會),在安全的環境下,跟其他人一起討論性別相關議題,探尋自我存在的價值。
聽懂說對彼此需求,讓相愛容易相處滿意
=====
參考資料:
- 
	作者 盧省言。《有毒的男子氣概:從希臘英雄到現代新好男人,歷史如何層層建構「男人」的形象》。網路與書出版。
- 
	作者 亞倫.強森。《性別打結:拆除父權違建》。群學出版有限公司。
- 
	作者 裔昭印。《西方婦女史》。商務印書館。
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相關影音
男人都想成為「有用的人」?為何男性很害怕自己「沒用」?|第2季|【超時空心事#64】
雖然父權制度開始被挑戰,但許多觀念仍處於過渡期,男人一方面想放下「勇敢、犧牲、強大」的標籤,一方面又擔心被說「沒用」,因而陷入挫折與羞愧中 這集【超時空心事#64】以「男人都想成為有用的人?為何男性害怕自己沒用?」為題,深入解析男性自我價值的焦慮根源。從19世紀工業革命到現代社會,男性不再擁有傳統的經濟與體力優勢,卻仍背負「要堅強、要成功、不能脆弱」的父權劇本。節目探討男性被說「沒用」時的羞愧與憤怒、為何容易陷入攻擊性反應,以及如何透過理解、對話與支持,重建自我認同。主持人也提醒:跳脫「有用=有價值」的框架,是性別平權與自我成長的重要一步。這不只是關於男人的故事,而是一場關於人如何看見自己的深刻對話。
人際關係的「接住」是什麼意思?|【啟點下班後#10】
「接住」可以不只是言語上,也可以是身體上、行動上給予適當的回應,讓人相信自己不會變得像想像中那麼糟。一起來聽聽「被接住」的療癒故事吧~ 這集【啟點下班後#10】以「人際關係的接住是什麼意思?」為題,從心理學與語言學角度解析「接住」的深層含義。節目指出,所謂「接住」,不是解決問題,而是成為他人情緒的容器,讓對方不再孤單。透過主持人分享的真實經驗與日常案例,帶出「接住」不只存在於言語,也能是行動與陪伴。節目同時提醒:懂得安頓自己的情緒與界限,才能真正承接他人,不落入過度付出的陷阱。想學會在人際關係中建立信任、練習溫柔而有力量的陪伴,這集會讓你重新理解「被理解」的意義。
不是不愛,而是你覺得他都「懂」,他卻覺得你「沒說清楚」|第2季|【心理躲貓貓#23】
當你發現最親近的家人、伴侶,一再忘記你的習慣、喜好、說過的話,是不是會讓你感到很失落呢?他到底是不小心忘記,還是打從心底不在乎、不愛了? 這集【心理躲貓貓#23】談「不是不愛,而是沒說清楚」的心理議題,從親子互動到伴侶相處,解析當記憶力、表達方式與情緒需求錯位時,為什麼容易誤會成「他不在乎我」。節目指出,記不住不代表不愛,而是能力、注意力與信任感交錯的結果;想讓關係更穩定,需要練習表達不安、調整期待,並覺察自己用什麼方式確認被愛。當雙方能理解彼此的限制與差異,就能從誤解與猜測中找回連結。這是一集關於愛、理解與情緒安全的練習。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