伴侶溝通一直退縮,怎麼讓他「安心靠近你」?|【愛情診聊室#10】

愛情診聊室

加入線上課程《我們,再愛一次》《我們,好好愛》的學習,就有一次填寫表單的機會,獲得乙白老師(心理師,專門做伴侶治療)針對你們的關係,進一步的分析和建議~
 
提醒想要填表單的朋友~盡可能在聽課後實踐、練習,來信時完整提供表單需要的訊息,解答時才會對你有更全面的幫助!
 
※ 生活化的議題,容易讓人帶入自己的生活經驗、對號入座,我們可以避免戰對錯、選邊站,因為外人不會比身在其中的人,更瞭解發生了什麼事情,而一段關係中的兩個人,一定都有各自的責任與苦衷,讓我們用客觀、關係視角,來看今天的故事吧!
 
 

00:01:53 愛情診聊室~跟伴侶有文化差異,該怎麼辦?

小魚。27歲。社工及心輔所研究生。
 
 

你是關係中追(刺蝟)的還是逃(穿山甲)的那一方?

小魚和伴侶都是穿山甲,在一起兩年多。討論事情時通常由小魚起頭,如果還沒準備好則會躲起來。當兩人有情緒大吵過後,通常會陷入沉默,一方先離開冷靜一下,過一、兩天後再回來討論。
 


你們典型的失控對話

事件一:伴侶被公司要求簽一份不平等契約

小魚:怎麼會簽約?律師不是提醒過嗎?
伴侶:我有提出修改,公司說會改,但當下真的很難不簽。
小魚:我們一起努力那麼多,改了也不平等,你還是簽了。
伴侶:我想出去走走。
小魚:好。
 
(隔天)
小魚:你想過簽這合約,會對我們的關係有什麼影響嗎?
伴侶:沒有想過。
小魚:當你把這件事情提出來跟我說,這就不只是你一個人的事,是「我們」的事了。我覺得我們價值觀不同,你比較重視眼前事物的和諧,未來的事你可能沒有辦法這麼即時的考慮到。
伴侶 (沉默後,半開完笑的問) :你有沒有想分手?
小魚:沒有。
伴侶:如果你沒有要離開我,這件事情對我來說就是一件小事,沒有事比你要離開我更重要,我會處理好。
 
(兩天後)
小魚:前兩天說的事,你有什麼想法?
伴侶:你付出很多,我卻沒照討論的做,讓你失望了。
小魚:你那天很緊張,怕我會分手嗎?
(伴侶點頭)
小魚:對我來說,分手從來不是單一事件。而這件事會讓我擔心,我們在做決定的價值觀上有所不同。
伴侶:我知道,我會處理好這件事。
 
 

事件二:小魚在都市長大,伴侶是原住民。某次伴侶媽媽跟小魚說了原住民的禮俗。

小魚:你媽剛剛說的那些禮俗我完全聽不懂。
伴侶:我其實也不是很懂。
小魚:如果是婚禮的習俗,我家長輩也可能有他們覺得需要遵守的地方。
伴侶:我知道,我會去找長老和村莊的長輩,溝通出一個適合兩家人的作法。
小魚:聽你媽這樣說,其實我壓力有點大。
伴侶:老一輩有他們的堅持,我們村莊的習俗我會去溝通,你不用擔心。
 
伴侶常常會說好、他會處理,但又有點文不對題的感覺,小魚也會說不下去,事情就此不了了之。
 
 

你在聽課或練習時困難的地方

小魚試著將《我們,再愛一次》第三章「關係地圖」的例句說給伴侶聽,可是他似乎很難說明自己的感受及想法,不太知道該如何繼續對話。
 


期待老師回答的問題

小魚能尊重並理解伴侶的文化,是很注重部落團結,但小魚仍不太習慣讓長老和村莊的長輩,參與各種家庭事務,甚至覺得有些不舒服,因為他更傾向把私人事務保留在兩人之間。
 

小魚想問老師:

  1. 與伴侶有價值觀及文化差異時,可以如何溝通並且調適自己,讓彼此感到舒適?
  2. 針對價值觀和文化差異溝通,何時是關係停損點(分手時機)?
 
 
 

00:07:05 為什麼遇到問題,伴侶總是什麼話也不說?

當我們與伴侶溝通卻得不到回應時,常會以為對方在敷衍、拒絕,或是不在乎自己。但其實對方可能心裡想了很多,反而是因為害怕說出實話會讓你失望、覺得他不好,甚至引發激烈情緒或被你拋棄,才會沒什麼反應。
 


小魚跟伴侶的關鍵問題

  • 表面上是價值觀與文化差異,實際上是面對外界的威脅、要求與壓迫時,小魚相較伴侶有「抵抗力」
例:當公司要求伴侶簽訂不平等合約,或是部落長輩、習俗介入兩人的感情時,小魚態度較強硬,並認為要設下底線;伴侶則傾向順勢而為、配合,先自保、求全。
 
  • 雙方的落差其實是本質上的差異,不帶對錯,只要面臨外在壓力就會自然浮現,卻會為小魚帶來一定程度的不安全感
例:小魚或許會設想,如果是自己去跟伴侶公司談合約,就能踩好底線、多做幾輪攻防,或是設法拖延,以爭取思考時間。
 
 
※ 面對關係議題時,伴侶若想從對立走向並肩作戰,關鍵在於理解彼此都是想解決問題,只是用的方法不一樣,並試著共同找出讓雙方都舒服的解決方案。
 
 
 

00:14:42 引導伴侶回應全攻略,讓你更懂他在想什麼

小魚試著將《我們,再愛一次》第三章「關係地圖」的例句說給伴侶聽,對方卻不太知道該如何回應。
 
  • 「關係地圖」能幫助釐清自己的想法與情緒,清楚地表達後,讓伴侶更容易理解。但若說出口後,伴侶仍沒有反應,可能會讓人對他的真實感受摸不著頭緒
 
 

方法一:替伴侶說出他可能的回答,並與他一一核對

  • 試著換位思考,設想伴侶會怎麼回應你這些句子?將內容轉換成「是非題」,幫他降低壓力、提升回應意願

↓ 伴侶仍無法給出反應時

方法二:與伴侶分享自己的害怕與需求

  • 穿山甲傾向先消化情緒再表達想法,以避免衝突。然而壓抑情緒反應,反而會讓對方誤以為你很冷淡(如:使用理性的字眼、聲音壓低)
當小魚聽到伴侶擅自與公司簽不平等合約時,或許有試圖不要給伴侶太多壓力,但是語氣裡的質疑,反而讓伴侶更害怕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,也感受不到他的不安。小魚不妨試著直接表達內在恐懼,或許伴侶就能給出回應:

1. 小魚:「當我很勇敢,而你卻選擇求全的時候,我好怕你會不會像我一樣,捍衛我們兩個?如果你跟我想法一致,只是沒我那麼勇敢,我想在你妥協之前,成為那個能鼓勵你、幫你撐住的人。但如果你沒有留給我討論的空間,我就沒有機會當你的夥伴。」

2. 小魚:「如果你跟我想法不一樣,我也會怕你是否沒想過這會影響我?是否不好奇我的看法?我希望你能問我的意見,並願意把我的感覺放進你的考量裡。」

3. 小魚:「如果我們想法不同,我怕你總是不敢說出口,只因為擔心我會干涉你的決定,於是選擇先斬後奏。我其實更希望你有勇氣表達不同的意見,並讓我知道你懂我在怕什麼,即使不照我的意思走,也會在我害怕時陪著我。」
 
→ 若這樣的對話讓伴侶開始表達,也有可能會聽見你不喜歡的真話,但請盡量留給他一個能完整表達的空間。
 

↓ 伴侶仍無法給出反應時

當伴侶始終無法回應你的情緒,無論是憤怒、害怕還是傷心,甚至也難以做出任何實質的改變時,或許是他完全無法招架負面情緒,此時便是判斷關係是否需要止損的時機。
 
 
 

00:26:41 讓伴侶「少一點害怕、多一點回應」的秘訣

  • 人在溝通時,最先感受到的其實是對方的情緒──那些藏在表情、語調和肢體動作裡的非語言訊息,而不是對方說了什麼
例:當你在跟伴侶溝通他哪裡讓你不舒服,而他卻回你「對不起!這樣可以了嗎?」你感覺到的可能不是歉意,而是他的不耐煩。
 
  • 每個人對不同種類的負面情緒耐受性不同
例:當伴侶生氣時,你總忍不住想逃;但是當他傷心時,你反而比較能靠近他,這代表你對悲傷的耐受度相對較高。

→ 溝通時不妨嘗試表達各種情緒(如:生氣、恐懼、悲傷…),觀察對方對哪種情緒比較能接住、比較願意靠近,進而靠近你、與你產生連結。
 
 
 

00:32:05 聽見彼此的真心~實體課程《一起幸福工作坊》

你和伴侶的溝通經常不知道卡在哪裡嗎?渴望靠近卻總是把彼此推得更遠嗎?《一起幸福工作坊》由帶領專業的諮商師團隊,舉辦為期兩天(6/15、6/22)的雙人伴侶工作坊,讓你和伴侶在安全的空間裡,學習感受、表達與理解彼此的情緒,讓溝通不再只是說話,而是真正地被聽見、被靠近~
 
課程現正報名中:https://www.koob.com.tw/topic/8
 


關係要長久,財務也要穩定~《ETF存股投資法》

線上課程《ETF存股投資法》由投資教練 Yellow老師親授,用清楚、有步驟的方式,帶你打造專屬的財富地圖,學會如何存股、讓複利發揮威力,不再只是憑感覺理財!
 
邀請你現在搶先免費試聽《ETF存股投資法》第一講,於4月14日開放購課後,第一時間加入學習的行列~
 
【線上課程】《ETF存股投資法》~打造你的專屬財富地圖,安心享受複利效果
第一講免費試聽:https://www.koob.com.tw/online/tk22

相關影音

伴侶溝通一直退縮,怎麼讓他「安心靠近你」?|【愛情診聊室#10】

2025-04-13

為什麼「我們愛過」,就是「幸福記號」?|【愛情診聊室#12】

2025-05-11

「命運的輪迴」到底是怎麼發生的?|【心理敲敲門#117】

2022-03-26

你會在乎批評,卻忽略稱讚嗎?|讓不愛你的,離開你吧!|【一天聽一點#1157】

2021-10-07
社群分享
加入最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