愛情診聊室~為什麼伴侶關係「有溝沒有通」?什麼是「你要的幸福」?|【一天聽一點#1658】
愛情診聊室
加入線上課程《我們,再愛一次》的學習,就有一次填寫表單的機會,獲得乙白老師(心理師,專門做伴侶治療)針對你們的關係,進一步的分析和建議~
提醒想要填表單的朋友~盡可能在聽課後實踐、練習,來信時完整提供表單需要的訊息,解答時才會對你有更全面的幫助!
※ 生活化的議題,容易讓人帶入自己的生活經驗、對號入座,我們可以避免戰對錯、選邊站,因為外人不會比身在其中的人,更瞭解發生了什麼事情,而一段關係中的兩個人,一定都有各自的責任與苦衷,讓我們用客觀、關係視角,來看今天的故事吧!
00:01:48 愛情診聊室~結婚意願大不同,如何攜手前行?
奶油。31歲。工程師。
你是關係中追(刺蝟)的還是逃(穿山甲)的那一方?
奶油和波羅是一對31歲的同性伴侶,兩人都是工程師、基督徒。
交往13年間,奶油在關係中是相對逃的一方。交往初期,奶油會在爭吵中選擇沉默,波羅則會試圖逼她開口;經過多年的調整和學習後,奶油現在已能慢慢表達自己的想法。
交往13年間,奶油在關係中是相對逃的一方。交往初期,奶油會在爭吵中選擇沉默,波羅則會試圖逼她開口;經過多年的調整和學習後,奶油現在已能慢慢表達自己的想法。
你們典型的失控對話
奶油和波羅每週固定去教會,但沒有向教會的人公開他們的關係,波羅也未向家人出櫃。奶油的父母有猜到她的性向,但希望她能改變,因此目前與家人避談這個話題。
某次看完電影後,奶油感動地向波羅提出結婚的想法,波羅表示彼此已經聊過多次,雖然了解奶油的心願,但由於奶油尚未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,甚至尚未向父母出櫃,加上可能面臨教會輿論壓力,結婚將會對他們目前穩定、滿意的生活帶來風險。
奶油表示,自從國小察覺自己喜歡女生後,就感覺父母會因為信仰而不接受真實的她,直到遇見波羅才有歸屬感,所以希望建立一個屬於他們的家,並認為波羅擔憂的一切「只要去做就可以克服」。
某次看完電影後,奶油感動地向波羅提出結婚的想法,波羅表示彼此已經聊過多次,雖然了解奶油的心願,但由於奶油尚未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,甚至尚未向父母出櫃,加上可能面臨教會輿論壓力,結婚將會對他們目前穩定、滿意的生活帶來風險。
奶油表示,自從國小察覺自己喜歡女生後,就感覺父母會因為信仰而不接受真實的她,直到遇見波羅才有歸屬感,所以希望建立一個屬於他們的家,並認為波羅擔憂的一切「只要去做就可以克服」。
波羅認為奶油不斷提及結婚的話題,卻沒有認真考慮解決方法,只是想逼她同意,讓她感到煩躁和壓力,覺得自己變成讓奶油感到委屈的壞人。奶油否認自己感到委屈後,雙方陷入沉默。
雖然兩人在奶油的主動示好下重修舊好,但奶油仍感受到波羅的無奈,也開始懷疑是否應該放下對婚姻的期待,不要再繼續討論此事,畢竟她們目前的生活,大多時候都很快樂、幸福。
雖然兩人在奶油的主動示好下重修舊好,但奶油仍感受到波羅的無奈,也開始懷疑是否應該放下對婚姻的期待,不要再繼續討論此事,畢竟她們目前的生活,大多時候都很快樂、幸福。
你在聽課或練習時困難的地方
奶油和波羅一起參加課程,透過練習更了解彼此的情緒,並且能夠接住對方的各種狀態,讓溝通變得更有意義。然而,當聊到沒有模糊空間的議題時,他們不知道該如何推進討論。
奶油想問老師:
面臨「要或不要」的重大人生抉擇時,特別是在無法妥協的情況下,雙方如何攜手深入探索彼此的想法?
在人生選擇出現差異的伴侶
-
伴侶的兩難困境,通常發生在關係將要推進或遠離的時刻,難以暫時擱置不處理,也少有商量的空間
例:是否要交往、發生性關係、一起出國留學/外派工作、結婚、住家裡/搬出來、生小孩;一方外遇,是否要離婚/分居。
→ 伴侶想跨越人生抉擇的分歧,需要釐清彼此內心的徬徨與真正的在意。
00:09:48 當並肩作戰的伴侶意見分歧
一對伴侶考慮是否要結婚,女方(A)是馬來西亞來台讀書的留學生,考慮到簽證問題,希望能夠立刻結婚;男方(B)則想爭取更多時間,提升家人對A的接納度再步入婚姻。實際上兩人都想結婚,只是在時間點上有分歧。
A常強調「我只有一個人」,希望B能理解她離鄉背井的孤單。B雖然非常努力,在家族內為A爭取認可、保護她不受家人傷害,但每當聽到A這麼說,便感到挫敗和內疚,甚至因此失去動力,暫時斷開與A的聯繫,反而加深了A的孤獨感。
A常強調「我只有一個人」,希望B能理解她離鄉背井的孤單。B雖然非常努力,在家族內為A爭取認可、保護她不受家人傷害,但每當聽到A這麼說,便感到挫敗和內疚,甚至因此失去動力,暫時斷開與A的聯繫,反而加深了A的孤獨感。
-
伴侶站在對立面互相拉扯,就算雙方核心目標相同,也難以有安全感地並肩作戰
→ 釐清並調整讓彼此卡關的關鍵話語和行為,較有機會跳脫互動的惡性循環。
A無須強調自己「一個人」,也可以表達對B的需要;B沮喪的時候,可以直接跟A聊自己的感受,而不要選擇失聯。
奶油與波羅能談感受,為何結婚議題還是卡關?
兩人其實都不排斥婚姻,也能分享自己的想法、心情,卻因為不知該如何回應對方,導致難以形成「結婚前提」的共識,在「說之以理」與「動之以情」間陷入惡性循環。
奶油與波羅分享對於婚姻的渴望,波羅卻跟他分析結婚的好處與壞處:波羅需要奶油用實際的方法,回應他對婚姻的焦慮,奶油卻只選擇關注「事情」,認為「做了就可以克服」。
00:17:55 你真的懂另一半的在乎嗎?
看見失衡的互動型態
一對伴侶在生小孩的議題上意見分歧:先生是一位舞蹈家,希望和太太擁有愛的結晶;太太是國小老師,擔心家庭經濟不穩定,並認為養育的重擔大多會落在女性身上,因此不願答應。
深入探索太太抗拒生孩子的原因後,才發現與她在關係中感到「孤軍奮鬥」有關。先生在關係中是逃的一方,也不太主動經營親密關係,處理生活大小事的責任便落到她身上。太太擔心有了孩子後,先生無法與她共同承擔責任,她的負擔只會更重,因而加深了她對生育的抗拒。
深入探索太太抗拒生孩子的原因後,才發現與她在關係中感到「孤軍奮鬥」有關。先生在關係中是逃的一方,也不太主動經營親密關係,處理生活大小事的責任便落到她身上。太太擔心有了孩子後,先生無法與她共同承擔責任,她的負擔只會更重,因而加深了她對生育的抗拒。
→ 有時伴侶爭執的只是表面議題,受關係互動型態所引發的感受,才是彼此應該關注的地方。
或許波羅一直渴望奶油能照顧他的感受,在他感到恐懼、焦慮時,引領他看見可行的解決方法,賦予他前行的安全感。
00:23:21 「分享感受」能解決所有伴侶問題?
向伴侶分享想法、感受,不等於對方必須滿足你的需求。
分享完感受後,奶油和波羅該怎麼做:
1. 不要一接收到對方的情緒,就直接把錯歸咎於自己
當奶油分享自己「看到別人結婚時會感到羨慕」的時候,波羅直接把奶油的失落感,當作是自己造成的。
2. 以好奇心發展對話
波羅可以先把自己的焦慮放一旁,問奶油:「你對於結婚最羨慕的是哪個部分?是穿上婚紗、家人團聚的情景,還是兩人手牽手的樣子?」
-
讓對方知道自己有意傾聽、了解他的感受,從中感受到愛與在乎
-
更深入理解對方的渴望,發掘其他的可行性
如果奶油最羨慕的是「穿婚紗」,或許兩人先去拍婚紗照,就能消解奶油一部份的失落。
3. 回應對方的情緒
如果「動之以情」無法消解波羅對結婚的恐懼,奶油應該要嘗試改變策略,陪波羅一起想具體的解決辦法。
00:31:04 同志步入婚姻,一定要先出櫃嗎?
視伴侶的情況而定,彼此可以針對結婚、出櫃等議題,進行更深入的對談、探索。
-
家對你來說的意義是什麼?一定要結婚才有家的感覺嗎?
-
結婚一定要舉行公開婚禮嗎?父母必須在場嗎?
-
對於你的性向,「正式出櫃」跟「大家心照不宣」的差異在哪裡?對於出櫃你最大的擔心是什麼?
-
如果要出櫃,家庭成員/教會裡有人對同志比較友善嗎?誰最可能成為我的盟友?
→ 把大議題切分成小問題,單獨分開來想並排列優先順序,有助於伴侶釐清彼此的目標。
工商時間~實體工作坊【一起幸福工作坊~雙人伴侶實體課】
乙白老師將帶領專業的諮商師團隊,舉辦為期兩天(12/29、1/5)的雙人伴侶工作坊,邀請想提升關係品質的伴侶一起參加,享受「伴侶諮商」等級的經驗,幫助你們擁有更順暢的關係!
※ 已下載用戶請更新至最新版本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