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什麼把關係的「角色需求」說清楚,是一種「情緒安全感」?|【愛情診聊室#24】
愛情診聊室
角色邊界不清楚,天天都在拉扯怎麼辦? [00:01:15]
阿傑,38 歲,科技公司專案經理,常需要臨時處理專案進度與客戶需求。
阿惠,36 歲,小學老師,除了白天上課,在家還需要改作業、回覆家長訊息。
阿惠:「我還在忙,你先去陪一下宥宥啦。」
阿傑:「喔,好,爸爸馬上來喔……」
(停了幾秒,阿惠看阿傑沒有任何動作,不悅的放下抹布。)
阿惠:「你到底在忙什麼啊?今天下午明明答應我,要好好陪我跟宥宥去公園,結果你一路都在滑手機、看郵件……」
阿傑:「唉~就客戶那邊臨時有狀況,我不是有陪你們去了嗎?」
阿惠:「去了又怎樣?你全程都在講電話,宥宥在盪鞦韆的時候,你連看都沒看他一眼。」
阿傑:「有些工作真的不能拖啊!妳也知道專案卡在我這裡,壓力很大嘛!」
阿傑:「妳自己也一樣啊!剛才還不是邊吃飯邊回老師跟學生的訊息,妳不也是把工作帶回家?」
阿惠:「我學生家裡出事,我是不是有義務關心一下?而且大部份時間,我是在跟宥宥的老師說話,那不是工作,我是在處理家裡的事,我是為了家!」
阿傑:「對,你是為了家,我是為了工作。反正就是不管我怎麼做,你都覺得我沒有跟你們在一起。」
阿惠:「我沒有不讓你工作,只是希望你真的好好陪我們!不要每次你的專案有狀況,我們就馬上變成次要的,感覺很差!」
阿傑:「你為什麼要這樣講話啊?什麼叫你們變次要的?自從宥宥出生後,我已經多久沒登山了,你又不是不知道!」
阿惠:「那我呢?我也很久沒有me time啦!宥宥睡著之後,你還要我陪你看棒球,你以為就只有你委屈嗎?」
阿傑:「陪我叫委屈!那我們幹嘛結婚、幹嘛在一起?」
這時,宥宥跑出來大喊:「爸爸、媽媽不可以吵架!」
什麼是「角色邊界模糊」?
- 
	一個人對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不夠清楚,對角色被賦予的期待,或應該遵循的行為規範缺乏明確的理解,處於一種迷茫的狀態
1. 男性著重個人成就
- 
	個人的榮耀跟成功幾乎代表了一個男人的全部,意思是只要書讀得好、工作找得好,很容易就被認為是個「好兒子/好爸爸/好丈夫」
- 
	他們會擔心自己將工作跟家庭角色切割開來,會遭受主管不好的評價、失去發展機會,或是被其他競爭者趕上,也因此格外困難將自己從工作抽離出來。甚至有些男性會理所當然地把「有賺錢回家」,等同於「有盡到家庭責任」
2. 女性習慣照顧關係
- 
	女性在思考事情的排序時,經常是以家庭為優先考量,而工作是額外的自我實現
- 
	即使知道選擇追求個人成就並沒有錯,仍然容易出現罪惡感,以及自我懷疑的聲音
- 
	因此女性如果要把工作跟家庭角色切割,其實相對男性的阻力比較少
工作跟家庭打架,該怎麼協調時間? [00:14:40]
阿傑如何化解與阿惠的爭執,處理角色邊界模糊的問題?
1. 先同理阿惠的感受
阿傑:「對不起,我知道我不專心,讓你不太開心。」
→ 阿傑避免一直合理化自己的行為,會讓阿惠情緒比較緩和。
2. 表達自己的掙扎
→或許短時間現況不會有太大的改變,但是當阿傑能表達自己內心的掙扎,阿惠至少能明白,他並非覺得自己的做法完全沒錯。兩人不再繼續處在敵對的位置時,也比較可能討論其他可行的做法。
3. 提供補償
→ 親密連結的品質取決於可及性/可親性(對方想找你的時候,是否很容易找得到)、回應性(你給的,是不是他想要的)、投入度(相處的當下是否專心),而非參與次數。
如何處理角色模糊帶來的內耗? [00:19:27]
角色模糊會造成內耗,一切都跟不同角色會承擔不同的期待有關:
→ 當角色模糊時,就會經常「漏接」身邊人期望你回應的需求,因而接收到來自他們的生氣與失望。
如何降低讓身邊人失望的機會?
阿惠可以怎麼跟阿傑溝通?~用「角色」與「需求」的角度出發
說出自己的需求,是把喜怒哀樂的主控權交給對方嗎?
這份彈性協商的空間,其實也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反覆溝通來經營,不是表達過一次需求,彼此的互動就會立刻變順暢。
阿傑可以怎麼表達受傷的心情?
阿傑:「陪我叫委屈!那我們幹嘛結婚、幹嘛在一起?」
- 
	當對方先表達了他的需求時,你要確定自己有先回答他,再來表達自己的需求,才可能藉此讓關係更親近,而非各說各話
工商時間~線上課程《我們,好好愛》 [00:30:41]
課程連結:https://www.koob.com.tw/online/tk21
第一講免費試聽: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M2N0CyaopPs
相關影音
為什麼把關係的「角色需求」說清楚,是一種「情緒安全感」?|【愛情診聊室#24】
難得的家庭時間,你早已承諾不要忙工作,卻突然接到公司來電。你既不想讓另一半生氣,又擔心丟了案子……如何清楚區分各種角色,不要一直內耗? 這集【愛情診聊室#24】聚焦「為什麼把關係的角色需求說清楚,是一種情緒安全感」。從阿傑與阿惠的婚姻爭執出發,解析「角色邊界模糊」如何讓伴侶陷入拉扯與誤解:當工作與家庭角色衝突,男性容易陷入成就壓力,女性則被期待成為主要照顧者,雙方若缺乏溝通與協商,就會誤以為彼此不在乎。節目教你透過三個關鍵步驟——同理對方感受、表達內在掙扎、保留彈性協商——來釐清彼此的角色期待,避免情緒內耗。說清楚需求,不是挑戰關係,而是讓關係更有安全感、更能一起面對現實的磨合。
男人都想成為「有用的人」?為何男性很害怕自己「沒用」?|第2季|【超時空心事#64】
雖然父權制度開始被挑戰,但許多觀念仍處於過渡期,男人一方面想放下「勇敢、犧牲、強大」的標籤,一方面又擔心被說「沒用」,因而陷入挫折與羞愧中 這集【超時空心事#64】以「男人都想成為有用的人?為何男性害怕自己沒用?」為題,深入解析男性自我價值的焦慮根源。從19世紀工業革命到現代社會,男性不再擁有傳統的經濟與體力優勢,卻仍背負「要堅強、要成功、不能脆弱」的父權劇本。節目探討男性被說「沒用」時的羞愧與憤怒、為何容易陷入攻擊性反應,以及如何透過理解、對話與支持,重建自我認同。主持人也提醒:跳脫「有用=有價值」的框架,是性別平權與自我成長的重要一步。這不只是關於男人的故事,而是一場關於人如何看見自己的深刻對話。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