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對愛情的看法,決定你的關係走多遠?QA特別篇|【超時空心事#37】
※ 使用App收聽節目者,如欲觀看完整影片,請至【啟點文化】YouTube頻道。
00:01:14 徐志摩與他的三個女人:張幼儀、林徽因、陸小曼
徐志摩出生於高知識分子家庭,18歲時因媒妁之言與張幼儀結婚,然而他始終抗拒這段婚姻。不久後,他愛上了林徽因,並向張幼儀提出離婚。離婚對張幼儀是極大的打擊,但在家人的支持下,她後來成為銀行家,甚至開辦了紡織公司。
然而,因為林徽因已有對象,徐志摩這段情無疾而終,之後轉向與已婚的陸小曼陷入熱戀。即使兩人不被外界看好,陸小曼仍與丈夫離婚,並和徐志摩再婚。婚後,陸小曼的揮霍讓徐志摩不得不四處奔波賺錢,最終在一次出差途中遇上飛機失事身亡。這場意外也讓陸小曼飽受創傷,人生從此改變。
然而,因為林徽因已有對象,徐志摩這段情無疾而終,之後轉向與已婚的陸小曼陷入熱戀。即使兩人不被外界看好,陸小曼仍與丈夫離婚,並和徐志摩再婚。婚後,陸小曼的揮霍讓徐志摩不得不四處奔波賺錢,最終在一次出差途中遇上飛機失事身亡。這場意外也讓陸小曼飽受創傷,人生從此改變。
延伸收聽:
00:03:10 張幼儀離婚後能成功,是因為「背景很硬」?
觀眾提問:張幼儀之所以被視為「女性典範」,不正是因為她有家世背景、人脈資源與經濟支持?一般出身的女性,又哪來這些資源可供翻身?
「做不到」背後的挫折感
-
過於在意別人擁有你所沒有擁有的東西,是因為我們把自己的匱乏投射出去
-
把做不到跟別人一樣的事,全歸因於對方擁有更多的資源、機會,將看不見屬於自己的功課
→ 問自己:「如果我跟張幼儀一樣有資源,面臨生命裡的重大創傷時,也有這份勇氣走出自己的路嗎?」
你有善用自己的資源嗎?
在女性受壓抑的時代,離婚本已承受極大社會壓力,張幼儀卻能善用家族資源,幫助自己站起來。
-
那份「別人有,但你沒有」的資源,是屬於事成的「加分項」還是「必要項」?
-
面對人生困境,痛苦與挫折在所難免,先把自己照顧好,下一步再來找尋自身可運用的資源,自然可以找到生命的力量
✨啟點為你許下一個陪伴的承諾,這裡也是你所能運用的資源!
00:09:51 男女只有「價值交換」,不存在「真愛&純情」?
伴侶「無條件的愛」等於「真愛&純情」嗎?
-
如果將真愛視為「不需付出或面對內在議題,就能獲得無條件的愛與包容」,那與其說是在找伴侶,更像是在找個「媽」
-
在關係裡當個全然被照顧的嬰兒,等於放棄自己生命的決定權,讓另外一個人控制你
→ 成年人的關係本就包含一定程度的「交換」,先搞清楚自己想要怎樣的感情,以及願意為此付出或調整什麼,才能在與人的互動中,找到適合自己的關係。
願意相互付出,交織出一段讓雙方都愉快的生活,即是「真愛」。
00:15:22 徐志摩的愛情是「童話」還是「笑話」?
徐志摩的感情世界很難一概而論,既有與林徽因「浪漫」的愛情,也有與張幼儀和陸小曼「荒唐」的婚姻。實際上既無法滿足主觀世界對理想生活的想像,又無法在客觀世界活得好。
-
一件事情無法只看自己想要的部分,因此當我們能與在別人身上看見衝突的觀點「並存」,就更能容許自己身上的矛盾
例:既渴望被眾人景仰,卻又因活在別人的眼光裡而感到辛苦。
→ 從徐志摩的故事中,我們可以回望自己的內心,思考當面臨類似情境時,該如何選擇與行動,真正為自己的人生負責。
生命是我們信念的顯化
認為徐志摩一生精彩的人,或許嚮往多彩多姿的生活;認為他一生荒唐的人,可能更渴望活得務實。
-
生命會不斷拋出考題,如果你越是逃避,難度只會越來越高。但是當你去做了之後,將對自己有更深的認識
-
未來有無限可能,想過怎樣的生活,無關乎他人的看法,而是取決於你是否具備相應的信念,才能專注於真正重要的事
例:想變有錢人,必須先對財富有正確的認識。
00:22:12 【凱宇館】88折~讓學習成為改變的力量!
即日起至 3 月 31 日,無論是想探索內在信念、提升溝通能力、規劃職涯方向,還是打造個人品牌, 現在加入任一門「凱宇老師主講線上課程」,就能用最優惠的價格開啟你的成長之旅!
加入線上課程《活出有選擇的自由人生》、《我想跟你好好說》、《全方位職涯思維》、《專業有價》等等,全面享有 88 折優惠~
機會稍縱即逝,快到啟點官網報名吧:https://www.koob.com.tw/online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