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斷崖式分手」失去親密關係,心裡很空,如何好好生活?|【心理敲敲門#291】

什麼是斷崖式分手?~當我的另一半不告而別 [00:01:27]

  • 可能兩人前一天相處都還好好的,或只是發生一件對你來說無傷大雅的小衝突,結果對方隔天卻突然人間蒸發 
  • 事前完全無跡可循,彼此的信任會在一夕之間崩塌,令人感到震驚與痛苦不已
 

※ 本集討論的「斷崖式分手」:

  1. 彼此雖然真心相待,但因為不知道如何好好道別,所以一方突然無預警消失,不包含「惡意操弄情感」的不告而別。
  2. 有些伴侶看似不告而別,實際上可能有努力溝通、求助過,甚至早有預告「如果你繼續這樣,我會離開」,便不在今日討論的範圍中。
 

延伸收聽:模糊性失落~人在心不在&人不在精神在

 
 
 

被無預警分手的人,也該為感情失敗負責任嗎? [00:04:43]

A經歷了五段不告而別的感情,每一次都會自我反省好幾年,回想自己是否錯過哪些細節,讓對方感到失望,也一直思考與改進處理問題的方式:要等對方冷靜之後再和好嗎?是不是不該死纏爛打讓對方厭煩?是不是自己的性格讓大家都選擇人間蒸發?

A也曾經想過靠著下一段關係,用別人的喜歡來找回被愛的自信,結果卻在這五次挫敗的感情裡,增加了五倍的心理壓力與自我懷疑。
 


如何重新理解不告而別的戀情?

1. 分開的痛苦都是真實的

  • 被無預警分手一定很痛苦,因為連東西突然消失都會感到失落了,何況是自己愛的人不告而別
 

2. 被不告而別,不全然是你的錯

  • 有些人會因為自己過不去的傷痛而選擇逃避,這不是我們可以控制的 
 

3. 永遠沒有「完全準備好」的那天

  • 即使做好了隨時需要道別的心理準備,等真正分離的時刻來臨時,也依然會感到震驚與難過
 

4. 有時不告而別是因為意外

 
 

5. 關係的開始需要兩人,結束只需一人

  • 有時是對方表達過想分開,但你一直無法接受,所以他只好單方面決定離開關係,只是對你而言仍像是「不告而別」
→ 在這種「主觀式的不告而別」裡,更是需要練習「好好說再見」,學習面對失落與哀傷,接受所愛之人離開的事實,並尊重每個人面對哀傷的方式不同。如果對方願意,你們可以一起簡單哀悼過去;如果對方不願意,你也可以為自己安排一段哀悼的歷程。
 
 
 

選擇斷崖式分手的人,其實也很痛苦? [00:12:22]

B曾在幾段感情中不告而別,通常都是關係中已存在衝突,而且感覺對方是故意在升高對立,B意識到「說了也沒用」,所以乾脆離開。即使對方表現得很想維持這段關係,但還是會做一些讓他無法理解的事。

B無法確定他們口中的關心與愛是不是真的,或是到底想做什麼,只會感覺不自由、被愛綁架。B覺得溝通也沒有意義,因為他們實際上就是想讓他走,或是讓他產生累到想先離開的感覺。B認為自己的不告而別,都是因為對方的糾纏、無理和情緒化,讓他很痛苦。
 


有說,就算是有「溝通」嗎?

表達界限

  • 表明自己可以接受與不能接受的行為,也讓對方保有同意與否的權利
例:「我無法接受一直聯繫不到你,你如果再這樣,我就會結束關係」。
 
 

控制

  • 表達對對方的要求,而且他只能完全照著你的意思做
例:「你不管去哪都要跟我報備,每小時更新定位」。
 
 

情緒勒索

  • 不只表達對對方的要求,還把「情緒後果」當成籌碼,逼對方順從
例:「你現在就拿手機出來開定位,不照做的話,我就傷害自己給你看!」
 


你是在表達底線,還是企圖想把對方變成你想要的樣子?

B覺得「說了也沒用」,如果是指「我說了,你就該做到,不然就是白說」的話,背後其實潛藏著「隱形的控制」。
但如果B是指已經好好表達過自己的界限,也不帶有控制的意圖,對方仍持續表現得很糾纏、情緒化,所以才選擇離開,其實就不算是一種不告而別。
 
※ 如果對方的情感糾纏已經威脅到你的生命安全,請儘快向外求助。
 


選擇不告而別是為了結束關係,還是為了逃避衝突?

當雙方發生衝突、發現彼此有落差時,你如果因為不想處理害怕、恐慌等情緒,而選擇直接切斷關係,或是自我封閉不與人聯繫,可能是因為你對關係的想像是「不要有衝突,要一直好好的」。然而實際上,只要關係夠親近,就一定會產生拉扯,所以衝突本身沒有問題,問題是不敢面對衝突,只好選擇不告而別。

→ 雙方都有離開關係的權利,但是當關係出問題時,能否先清楚表達各自的需求與底線,給予彼此一個協商的機會?即使溝通無果,好好向這段關係道別,也才能避免重蹈覆轍,把沒處理好的問題帶到下一段關係。
 
 
 
 

如何預防與避免斷崖式分手? [00:21:25]

在分手之上,沒有人是純粹的加害者/受害者

提出者

  • 當看到關係出現裂痕時,不要急著跑走,試著持續溝通彼此的需求與底線
  • 即使溝通無果,也可以選擇慢慢退場,在保有對彼此的感謝下,讓關係結束得比較平順
  • 提出分開後,留下一些空間讓對方思考你們的關係怎麼了
  • 懷抱多一點對人的疼惜與在乎,即使不那麼能言善道,也能跟對方好好說再見
 

回應者

  • 雖然無法事先準備分離,但可以學習理解關係裡發生什麼事了
  • 無須一直責怪自己為什麼沒發現各種蛛絲馬跡,或認為自己應該為感情告終負更大的責任
 
 

啟點週年慶~陪你安放情緒、提升親密關係!

啟點文化週年慶
 

推薦線上課程:

  • 《好好說再見》在關係來來去去的過程裡,陪你學會分手也能不必破碎,把一次告別化作下一段幸福的養分
  • 《我們,好好愛》帶你理解伴侶的七大需求,掌握關係變化的節奏,用對話找到彼此真正的渴望
  • 《我們,再愛一次》透過真實例句,幫助伴侶鼓勵彼此表達心意,重新建立親密與信任
  • 《幸福人生的情緒課》陪你認出並安放情緒,不再因壓抑或誤解而受傷,找回內心的安定感
  • 《深度自我覺察》帶你走進嫉妒、自卑與自我不滿的情緒,理解它們背後的需求,看見潛意識裡更深的自己
 
即日起到 10/14 晚上12點前,加入啟點文化線上課程,就享有一門95折、兩門82折、三門以上69折的優惠!(每張訂單獨立計算,折扣無法累計)

【節目主持人】

楊嘉玲 啟點文化共同創辦人/內容部總監/諮商心理師 身份多元,兼具理性與感性的思維與行動力。
 
陳怡璇 寫作講師/劇作家 啟點文化「心理敲敲門」、「愛情診聊室」、「心理躲貓貓」製作人

相關影音

「我們穩交吧!」什麼可以忍?什麼不可忍?|【心理敲敲門#229】

2024-06-29

讓「錯的人」離開,你就能過上清爽人生|【一天聽一點#1226】

2022-02-09

「命運的輪迴」到底是怎麼發生的?|【心理敲敲門#117】

2022-03-26

你想「被愛」還是被利用?拆解熱門電影《小丑2》的愛情陷阱|【心理敲敲門#265】

2025-03-15
社群分享
加入最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