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次「單獨相處」,怎麼分「朋友吃飯」還是「有曖昧」?|【心理敲敲門#297】

※ 本集討論的前提,是雙方有一定的認識基礎,而非網友第一次見面的情況。
 

跟朋友單獨出來碰面,如何分辨彼此有沒有曖昧? [00:00:56]

碰面之前

  • 這個問題真正想問的是「他到底是把我當普通朋友,還是曖昧對象?」,藉此預測對方的心意、得到掌控感
  • 如果對對方沒有好感,通常不會產生這個疑問,所以約出來見面之前,可以先確認自己是否喜歡對方
  • 當對一個人有意思,赴約的心理預期就會不一樣(如:會特別挑衣服、事先理頭髮),或許可以觀察對方約你的時候,有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
例:你們過去碰面的時候都是在球場,但他這次單獨約你吃飯,卻特別選在燈光美、氣氛佳的餐廳。
 
 

碰面之後

  • 從團體相處變成單獨,可以觀察對方的表現是否跟平時的「基準線」不同
例:平時都穿得很隨興,但赴約的時候卻穿了一件襯衫;跟你打招呼的時候,有點拘謹/雀躍;聊天的時候,很想把話題放在你身上,想多了解關於你的事,會用點頭、微笑鼓勵你多說一點。
 
 
 

確認曖昧之後,會遇到什麼挑戰? [00:08:34]

其實分辨單獨見面是否有曖昧,並沒有太大的實質意義。因為無論後來發展如何,你都會為當初見面時的情況重新下註解,或是修改那時的記憶。
 
例:最後有結婚、同居、在一起,會覺得當年有曖昧;若結果是鬧翻、沒繼續聯絡,會覺得當年就是朋友吃飯。
 
 

你對曖昧有「預設劇本」嗎?

例:你會想成為關係裡的「C位」,認為曖昧就要「一對一」才有誠意?還是可以接受他同時跟很多人約聊天、吃飯?
 
例:你可以接受他跟你曖昧,但跟別人有不給承諾的床伴關係嗎?
 
  • 進入關係前,先核對好彼此對曖昧的想像,才不會一直帶著誤會相處下去,或等到在一起之後才發現真相,讓彼此受到太大的衝擊與傷害
  • 彼此核對過後,無論對方是否符合你的曖昧劇本,只要他願意真誠的跟你說,都是很值得好好感謝的事
  • 或許在你帶著好奇心,多了解他的想法、邏輯之後,也可以重新梳理自己的價值觀,回頭問自己「我理解,但可不可以接受?」,進一步討論彼此對於感情的想像與需求,即使最終真的當不成戀人,也可能成為關係不錯的朋友
→ 如果你是以「穩定交往」為前提,真心想找個可以在一起一段時間的人,敢不敢提起勇氣去問對方「你害怕得到答案的問題」,才是真正的關鍵。
 
 
 

確認有沒有曖昧,其實只是怕丟臉? [00:16:24]

  • 當你把脫單視為很想完成的任務,就會容易戀愛腦上身、變得「視野狹窄」,少了好好觀察彼此互動、沉澱感受的空間
例:他只幫你開了一次車門,你就覺得他是個很體貼的人。
 
  • 如果你正處在一段「感覺不錯」的關係裡,或許不用急著區分到底有沒有曖昧,因為對方可能也還在感受,被你這麼一問反而會退縮,而且對方如果是值得來往的朋友,多相處一些也無妨
  • 實際上,我們很難在關係前期找到跡象,分辨對方是不是只想玩弄別人的感情、會「斷崖式消失」的人
→ 亟需確認彼此有沒有曖昧,或許是因為你喜歡對方,卻又怕因為「表錯情、會錯意」而丟臉。此時你擔心更多的是會不會受傷,而不是真心渴望一段感情。
 

延伸收聽:

 
 

如果真心想要一段感情,該怎麼做?

  • 多跟對方製造機會相處,一次次更加深入了解他的價值觀、對未來的規劃,然後每次相處過後,都再問問自己還想不想跟對方繼續聯繫
  • 如果內心有任何猶豫,都可以先停下來想一想彼此是否合適,或是在適當的時機,明確告訴對方自己有意與他好好經營一段感情,但是想在正式交往前再多了解一下彼此的差異
→ 能夠成熟地處理關係的差異,將來進入關係裡,也會相處得比較順利,而非一股腦地憑著曖昧感推進關係,卻忽略掉很多應該審慎考慮的地方。

當你願意鼓起勇氣邀約對方,甚至敢於告白,即使這次脫單不成,都不算是一種失敗,反而能從中知道自己在乎的是什麼。
 
 
 

脫單只是開始,懂得相處才是關鍵 [00:23:49]


好不容易開始一段關係,卻常常猜不透對方在想什麼嗎?說不清楚自己的需要,也不確定對方在想什麼,愛久了就容易累~乙白老師的線上課程《我們,好好愛》,幫你整理出親密關係裡最常見的需求,讓你更容易表達、也更好跟伴侶對焦,相處更有默契!
 
即日起到11 月 4 日,《我們,好好愛》享有限時優惠 $3199!如果你也想和另一半「相愛容易,相處滿意」,現在就是加入的好時機~
 
【線上課程】《我們,好好愛》~聽懂說對彼此需求,讓相愛容易相處滿意
課程連結:https://www.koob.com.tw/online/tk21
第一講免費試聽:https://youtu.be/M2N0CyaopPs

【節目主持人】

楊嘉玲 啟點文化共同創辦人/內容部總監/諮商心理師 身份多元,兼具理性與感性的思維與行動力。
 
陳怡璇 寫作講師/劇作家 啟點文化「心理敲敲門」、「愛情診聊室」、「心理躲貓貓」製作人

相關影音

第一次「單獨相處」,怎麼分「朋友吃飯」還是「有曖昧」?|【心理敲敲門#297】

你會想成為關係裡的「C位」,認為曖昧就要「一對一」才有誠意?還是可以接受對方同時跟很多人約聊天、吃飯?一起來看看你的「曖昧劇本」是什麼吧~ 這集【心理敲敲門#297】聚焦「第一次單獨相處怎麼分朋友吃飯還是有曖昧」。從赴約前的好感線索、見面後與平日「基準線」的差異,到核對彼此的曖昧劇本(是否一對一、可否同時多方約會、能不能接受無承諾的關係),帶你辨識曖昧訊號、看見自我需求與界線。節目也提醒:急著確認多半是怕丟臉與受傷;比起猜心,更需要在適當時機提出關鍵問題、觀察價值觀與未來規劃,並學會在不確定中穩住節奏。想提升脫單成功率,就把注意力放在「成熟溝通+持續相處品質」,而非單一指標。

2025-10-25

這樣練,讓你上台說話不緊張|【一天聽一點#1453】

2023-03-22

人際關係的「接住」是什麼意思?|【啟點下班後#10】

「接住」可以不只是言語上,也可以是身體上、行動上給予適當的回應,讓人相信自己不會變得像想像中那麼糟。一起來聽聽「被接住」的療癒故事吧~ 這集【啟點下班後#10】以「人際關係的接住是什麼意思?」為題,從心理學與語言學角度解析「接住」的深層含義。節目指出,所謂「接住」,不是解決問題,而是成為他人情緒的容器,讓對方不再孤單。透過主持人分享的真實經驗與日常案例,帶出「接住」不只存在於言語,也能是行動與陪伴。節目同時提醒:懂得安頓自己的情緒與界限,才能真正承接他人,不落入過度付出的陷阱。想學會在人際關係中建立信任、練習溫柔而有力量的陪伴,這集會讓你重新理解「被理解」的意義。

2025-10-31
社群分享
加入最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