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「不忍心」讓伴侶一個人,卻也感覺「很累」嗎?|【愛情診聊室#21】

愛情診聊室

加入線上課程《我們,再愛一次》《我們,好好愛》的學習,就有一次填寫表單的機會,獲得乙白老師(心理師,專門做伴侶治療)針對你們的關係,進一步的分析和建議~
 
提醒想要填表單的朋友~盡可能在聽課後實踐、練習,來信時完整提供表單需要的訊息,解答時才會對你有更全面的幫助!
 
※ 生活化的議題,容易讓人帶入自己的生活經驗、對號入座,我們可以避免戰對錯、選邊站,因為外人不會比身在其中的人,更瞭解發生了什麼事情,而一段關係中的兩個人,一定都有各自的責任與苦衷,讓我們用客觀、關係視角,來看今天的故事吧!
 


愛情診聊室~為何另一半喊累,你卻好難體諒? [00:01:35]

小君。40歲。家管。
 
小君過去曾陪老公出國留學多年,後來因為育兒辭職,兩度放棄進修。
 
 

你是關係中追(刺蝟)的還是逃(穿山甲)的哪一方?

小君認為兩人都屬於逃的人,但是老公較常追過來要他具體示愛,因此他常常閃避或應付,或在老公的窮追不捨下,開始宣洩壓抑已久的不滿,讓老公感覺被指責,最終搞得雙方各自走避。
 
 

你們典型的失控對話,並舉一次吵架/溝通卡住的過程

老公:「你讓我抱吧。」
小君:「噢,好…」
老公:「(拉著小君躺下)好累喔,半夜寶寶吵,隔天還要早起送孩子上學。」
小君:「沒辦法,養小孩就會這樣。」
老公(撫摸小君):「可是我好疲倦喔。你能再幫忙嗎?」
小君:「我可以幫忙,但你也要調整自己的作息,晚上早點睡吧。」
 
老公:「你是白天有精神的人啊,我晚上才有精神專注。」
小君:「你以後畢業要上班,總得白天保持清醒吧?」
老公:「我的工作說不定可以自由調整,下午兩三點才開始也沒關係。」
小君:「你如果單身或沒小孩,那作息就隨便你。但你選擇結婚又有三個孩子,就必須維持一般人類的作息。孩子早上出門後你明明可以做事,卻睡回籠覺,醒來了又長時間蹲廁所,慢慢吃早午餐。下午終於腦袋開機了,你急忙躲去研究室,怕孩子放學吵鬧。等到我七手八腳忙完到晚餐時間,你又說需要飯後小睡,才有力氣等下督促他們上床睡覺。等他們好不容易睡了,你又說心神耗盡,只能滑手機放鬆,然後熬夜到很晚,再來抱怨能專注在研究的時間很少。」
 
老公:「照你這樣講,我好像都在耍廢或不顧家庭,但我明明成績很優秀,研究進度超前。我也花很多心思陪小孩玩,規劃旅遊,帶你們吃美食。」
小君:「我沒否認你成績優秀,但你不是年輕單身學生。已婚人士除了成績還要兼顧很多層面,而且吃美食和旅遊是你的需求,不是我的。」
老公:「孩子們都很喜歡啊!」
小君:「對,但是你也常常在孩子需要你的時候睡覺。不論早午晚,你好像都很累,常要求我們安靜不要吵你睡覺。我覺得你身體真的有問題,時間管理也需改進。」
老公:「不是我身體有問題,而是因為我早上要爬起來送孩子上學,寶寶半夜又吵。」
 
小君:「以前明明都是我半夜照顧寶寶,早起接送,你還是在白天喊累啊。怎麼過去幾年我全部扛起的時候,你覺得我應該有額外精力處理更多事,現在你答應我接手照顧孩子,才幾個禮拜就精疲力竭、不堪負荷?抱孩子上車就說手臂痛,搬一張椅子就說閃到腰。你的身體這麼弱還不好好保養,晚上可以早睡你不睡,白天該清醒的時候,你就開始珍惜睡眠。」
老公(起身穿衣):「算了,當我沒提過。我照常接送上學和弄寶寶,你就一直罵我就好了,覺得我身體太差就乾脆準備後事吧。」(開始睡午覺)
小君:「我本來願意配合你抱,誰叫你一躺下就又要我多做事?」(起身走出臥房看書)
 


你在聽課或練習時困難的地方

小君跟老公有一起演練過所有課程內容,問題卡在老公期待隨心所欲安排時間、受小君的仰慕而不被批判,但小君自覺多年來心力交瘁,失去熱情又充滿怨懟。

小君認為老公調整自己配合現實的程度還不夠,老公則覺得小君對他缺乏接納、肯定和鼓勵,把他的優先順位排在太後面。
 


期待老師回答的問題

小君認為他和老公的衝突就像是「雞生蛋,蛋生雞」的問題:小君想要老公更多的照顧,老公則想要他更多的戀慕。過去小君任勞任怨和犧牲,老公明明說好要說要回饋他,卻力不從心,讓小君擺盪在「接納老公的限制」和「繼續退讓忍耐」之間,因此希望老師幫助自己學習如何鼓勵和肯定老公,同時達到自我照顧。
 
 
 

明明自己也很累,為什麼無法拒絕伴侶的請求? [00:06:59]

小君承受了很多情緒勞務,明明已經感到不公平、剝奪與犧牲,希望改變這樣的生活,但是當老公向他撒嬌、耍賴時,卻又很難堅持自我照顧的底線,才會一再陷入討價還價的循環。
 
老公:「我好疲倦喔。你能再幫忙嗎?」
小君:「我可以幫忙,但你也要調整自己的作息,晚上早點睡吧。」


當時小君心裡可能有這樣的糾結:

  • 不想輕易妥協,害怕就此退讓,老公會得寸進尺
  • 內心的罪惡感、虧欠感被牽動,不禁浮現「我好像也不是幫不了,如果再壓榨自己一點,其實應付得過來」的想法
→ 當這樣的想法出現時,通常不是太過用力拒絕對方,就是輕易放棄自己的底線。
 


為何翻轉不了失衡的情緒勞務?

以下幾種文化裡的「罪惡感遺毒」,可能讓原本想將情緒勞務分攤出去的一方,在接收到伴侶的耍賴與撒嬌時,不自覺地被勾動,再次選擇退讓:
 

1. 受到原生家庭的觀念影響,在家中資源有限時,選擇犧牲其他家庭成員的利益,以成全單一成員的生涯發展(而且通常是男性)。

例:父母拚命工作,手足們也放棄學業、提早出社會,只為了供養全家最會讀書的孩子唸書。

→ 被犧牲的成員可能內化了「我是比較次要的」的想法。
 


2. 女性從小被灌輸「好女孩就要善解人意、為人著想」的觀念,看到的好太太、好母親樣板,也都帶有「犧牲自我以成全他人」的形象。以至於成家立業後,下意識覺得自己也該用這種方式給愛。

→ 一旦自己不符合內心設定的「好女人」標準,便可能出現自我批判與罪惡感。
 


3. 承擔較多情緒勞務的一方,帶有「只有我能做得最好」的迷思。

  • 在有孩子的家庭,主要照顧者更難放心讓伴侶接手照顧的責任,因為他們早已建立好一套,自己做事感覺最順暢、有效的SOP
  • 他們會擔心如果放手讓伴侶主導,對方會把事情搞得一團糟,最後自己還得花更多力氣收尾
  • 他們也會感到罪惡,擔心自己為了不想那麼累,結果害孩子沒有獲得完善的照顧
 

延伸收聽:

 
 
 

傾聽伴侶的需求,不等於一定要滿足他 [00:15:53]

從對話來看,小君與老公其實已清楚知道彼此的需求,只是仍卡在「老公說了他的需求,我就得滿足他」的迷思裡。她需要先釐清,老公的需求其實包含了很多層次,包含:
 
  • 隨心所欲安排時間
  • 渴望被仰慕與接納、不被批判
  • 獲得肯定與鼓勵
  • 提升自己在小君心中的優先順序
→ 傾聽對方的需求,不代表一定要照單全收,也不必全盤拒絕。可以嘗試把大需求拆解,先從比較能夠做到的部分開始回應起。
 


需求的三大類型

1. 可以被滿足

【被肯定和鼓勵】:只要小君發現老公做了他喜歡,且希望老公之後多做的事情,可以多加給予肯定與鼓勵。
 
 

2. 礙於現實的限制,不太可能被滿足

【隨心所欲安排時間】:既然兩人要共同照顧孩子,想必不可能像單身時那樣自由安排時間,小君必須踩好這部分的底線:「很遺憾,在最小的孩子15歲之前,可能都做不到」。
 
 

3. 之後有機會被滿足(調整被滿足的形式,或改變核心的需要)

【想被仰慕跟接納】:這個需求可滿足,但形式要與人生階段配合。假如過去交往時,小君可能會因倒車技術覺得男友帥;現在成家後,反而會因他主動承擔家務而感到愛慕。這需要雙方一起重新理解「被仰慕」的方式。

→ 人與環境都是動態的,要隨著不同的人生階段調整互動的方式,才能適應當時的狀態。
 
 
 

如何拒絕伴侶需求,仍保有愛的感受? [00:22:10]

老公:「我好疲倦喔。你能再幫忙嗎?」


↓ 罪惡感沒有被牽動

表達自己真實的想法與感受

小君:「聽到你這樣說,讓我的神經開始緊張起來。我怕你說會多cover一點,結果這個承諾又跳票。因為我也有自己的需求,跟你的一樣重要。我很想被照顧,但怕你又想耍賴,讓我的需要被剝奪。」
 


釐清對方的需求

小君:「我想搞清楚你剛剛說的意思是什麼?是…」
 
  • 「你執行自己的承諾遇到困難,需要我幫忙一起想辦法克服嗎?」
  • 「你覺得自己很努力在做了,只是想要被我肯定跟拍拍嗎?」
  • 「你之後真的有某一天,很認真需要我暫時支援一下嗎?」
→ 小君試著釐清老公的需求,遠比直接答應或拒絕,還要來的更能理解對方的想法;同時,老公也會學習到,如果自己真的有需求想要被滿足,就得說清楚、講明白,不要想靠著耍賴跟撒嬌蒙混過去,否則只會讓老婆感到很困惑。
 
 

如果先生的需求是:

1.【被肯定和鼓勵】~可以被滿足

小君:「謝謝你這段時間的幫忙,讓我覺得輕鬆很多。這禮拜還剩下兩天就結束囉~你可以的,加油!」(雖然拒絕幫忙,依然可以給予鼓勵)
 

2.【隨心所欲安排時間】~礙於現實的限制,不太可能被滿足

小君:「現階段的生活,實在很難讓你隨心所欲安排時間,因為我需要一個能跟我一起投入顧小孩的伴。可能要等到(某個階段,或是將近的某個確切日期)才行,所以在那之前,如果你想達成你給我的承諾,就需要調整作息。」
 

3.【想被仰慕跟接納】~之後有機會被滿足

孩子年幼時,照顧者會以孩子的需求為優先;隨著孩子逐漸長大,照顧者也能多關注自己的需要,雙方需求的重要性自然會趨向平衡。同樣地,在親密關係裡,伴侶之間的需求,也會隨著人生階段的不同而需要「轉大人」。
 
 

需求轉大人 :

1. 理解雙方的需求一樣重要,不能只以某一方為主

  • 確認彼此的狀態,協商如何滿足各自的需求,如:討論輪流滿足的先後順序,或是各自滿足一半
例:老公喊累、求援時,小君可以先檢視彼此的能量狀態。假如滿分十分裡,小君只剩兩分能量,而老公還有四分,反而是老公需要擋一下,等小君休息過後再接手。反之,如果小君還有八分能量,就可以先幫忙一下,讓只有四分的老公去休息。
 
 

2. 調整需求被滿足的形式,或改變核心的需要

例:當3歲的孩子渴望被媽媽疼愛,上完廁所時可能會請媽媽幫忙擦屁股。但等到上小學後,這套方式已不再合宜,於是可能轉變為偶爾撒嬌,請媽媽幫忙吹頭髮,或晚上陪自己睡。
 
例:老公期待能像過去一樣,當自己講述豐功偉業或說笑話時,能得到小君仰慕的眼光。然而,這樣的情境對現在的小君已無法帶來幸福感。,因此,他們需要在新的互動中探索,哪些時刻能讓小君真正從心底對老公產生仰慕之情。

→ 形式雖然改變,但需求依然可以被滿足。
 


本集總結

  • 想要改變情緒勞動過勞的狀況,你得先明白自己的需要,跟伴侶的一樣重要
  • 做好自己該負的責任,學會卸下超出負荷的部分。這麼做並沒有錯,也沒有對不起任何人
  • 當伴侶向你發出求救訊號,你可以基於愛與關心與他討論,但這不代表你一定得去接手他的責任
 
 
 

該如何安撫內心的罪惡感,學會關照自己的需要? [00:30:57]

明知要照顧自己的需求卻做不到,甚至會因為拒絕幫助對方而感到罪惡感,這通常與原生家庭的經驗有關。
 
 

推薦課程:實體課程《愛的連結工作坊》

在11/15(六)~11/16(日)兩個整天的工作坊裡,伴侶諮商師乙白老師,將帶領你演練在親密關係裡,如何拒絕對方的要求,釐清擔心的想法從何而來,試著鬆綁過往難以放過自己的底層信念。從學會尊重自己的感受開始,擁有更平衡與幸福的關係!
 
課程包含「講解+實作+小組討論+課後線上回訪」,完整陪伴你歷經改變歷程。別再勉強自己撐下去,讓這次練習成為「好好愛」的起點吧~

課程報名連結:https://www.koob.com.tw/topic/8
(無需伴侶同行,單人即可參加;名額有限,額滿歡迎來電候補)
 
 

啟點週年慶~「提升親密關係」線上課程推薦

 
即日起到 10/14 晚上12點前,加入啟點文化線上課程,就享有一門95折、兩門82折、三門以上69折的優惠!(每張訂單獨立計算,折扣無法累計)
 
啟點文化週年慶
 

【節目主持人】

黃乙白 諮商心理師。國際情緒取向治療 (ICEEFT)家庭與婚姻治療認證治療師。 擅長「伴侶諮商」與「婚姻治療」。
 
陳怡璇 寫作講師/劇作家 啟點文化「心理敲敲門」、「愛情診聊室」、「心理躲貓貓」製作人

相關影音

你「不忍心」讓伴侶一個人,卻也感覺「很累」嗎?|【愛情診聊室#21】

你總是獨攬家中大小事嗎?好不容易分攤責任給另一半,結果他一撒嬌喊累,你就又會忍不住心軟,繼續壓榨自己。怎樣做才不會一直被罪惡感綁架呢? 本集《愛情診聊室》以小君的真實處境解析「不忍心」與「很累」的拉扯:長期承擔情緒勞務的一方,常被原生家庭與性別腳本觸發罪惡感,明知失衡仍難以拒絕。節目提出實作路徑:先分辨伴侶的多層次需求(被肯定可滿足;隨心所欲作息受現實限制;被仰慕需換形式)、運用「能量條評估」決定誰先支援、把大需求拆小回應,並以「傾聽≠必須滿足」化解內耗。重點是守住關係界線與自我照顧:說清自己的擔心與底線、釐清對方要安慰、要協助還是要代勞;讓需求「轉大人」,從「應該配合」移到「我願意且力所能及」。當你不再用退讓換和平,愛就能回到自願與尊重,關係也更穩定。

2025-09-14

他平常超沉默,生氣卻像炸彈?|【愛情診聊室#18】

你的另一半會在討論時感覺興趣缺缺,一說話就是要發火嗎?當你以為他總是故意唱反調,說不定他心裡只是怕自己說錯、怕不被愛、怕再一次被你推開。 本集《愛情診聊室》揭開「沉默易怒型」伴侶的情緒機制,透過小燈的真實案例,帶領聽眾認識關係中「穿山甲」與「刺蝟」的互動模式。從溝通困境、情緒誤解到親密感斷裂,節目探討為何有些人越想表達關心卻越像在攻擊,以及如何透過提升透明度、建立正向互動來修復伴侶連結。專家提供具體對話示例與實作建議,協助聽眾在爭執之外,看懂對方的恐懼與好意,突破情緒僵局,重新點燃關係的理解與信任。

2025-08-03

「命運的輪迴」到底是怎麼發生的?|【心理敲敲門#117】

2022-03-26

認出有毒關係,為什麼要先「接納」你的需求?|【愛情診聊室#4】

2025-01-19
社群分享
加入最愛